中国财政还能死撑多久?
首先,财政到底“累”在哪儿?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现在政府的收支水平有多么高。2016年全国的税收收入是17万亿RMB,非税收收入(主要是土地出让金)4.5亿RMB。支出方面,2016年中央政府财政支出1.59万亿元,占GDP比例高达18%。
地方政府更是“钱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万亿,支出却达到20.2万亿,缺口6.5亿元。当然,这个缺口里有70%左右是土地出让金,如果刨除掉土地出让金,地方的财政赤字能达到接近2.5万亿。(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 那么,如此巨大的财政支出都花在哪里了? 先来看看中央政府的钱都花了哪儿——教育、科技、国防、民生等支出都在涨。
重点说说财政对“民生”的投入——这些年,中央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一直居高不下,2016年是37393亿元,比2015年增加了3682亿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最快,接近7000亿,同比增长62%。
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也是投钱的大项。比如,2016年国家在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是2841亿元,比上年减少136亿元;在医疗方面的财政支出是1883亿元,同比增加75亿元。
再看地方财政——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地方财政支出重头戏。2016年,交通运输、城建、环保、农林水气等领域支出都有较大幅度增加。不过,由于土地财政收入缩水,加上减税降费等政策,地方财政也是入不敷出。 如果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同时放弃土地财政依赖,地方财政肯定是入不敷出。所以,未来很可能出现企业税越减越低,而土地出让收入也越来越少,两者叠加,政府财力和宏观税负都会进一步下降,但老百姓能获得更多的实惠,这显然是一种基于公共利益的利益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