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企业碳盘查体系?
最近,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引起业内强烈关注,这意味着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和碳市场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 2015年起,国家发改委先后启动钢铁、电力、化工等八个行业以及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并将国内碳市场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此前,我国主要基于政府间协议开展二氧化碳排放权贸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了“联合履约”和“清洁发展机制”两个全球性减排项目,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融资和技术支持,促进低碳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碳市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目前,除个别省(区)设立省级碳市场外,大部分省份都在建设中西部首个省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在天津市开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节能减排激励试点,这被视为中国的企业和个人参与碳市场的起点。
随着碳市场建设的加速推进,企业的气候风险意识和绿色经营理念逐步增强。根据普华永道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71%的被调查中国企业正在制定或已经开始实施应对气候相关风险的策略;74%的企业认为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是其未来的主要风险管理议题之一。
对于企业来说,了解自身碳排放情况是做好碳管理的第一步。然而很多企业缺乏系统性方法和工具,难以获取真实、准确、完整的碳排放信息。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不同行业、业务、区域和企业阶段的碳排放计量方法也不尽相同。 为此,企业需要一套系统的方法和流程来评估自身的碳排放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降碳目标和方案。
以碳排放盘查为基础,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构建适合企业的碳管理体系。一般包括五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范围 第二步:收集数据 第三步:核算清单 第四步:核实验证 第五步:发布报告 企业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自行开展碳盘查工作,也可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专业的环境咨询公司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开展的碳盘查不能止于发现高碳资产和碳排放量的阶段,更应当将目标定位为挖掘产生这些碳资产和碳排放的根源,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碳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