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在中国可行吗?

鞠嫣语鞠嫣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的实际情况是通缩而不是通胀.... 所谓通缩,是总体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在封闭经济环境下(不考虑国际贸易顺差或逆差),供给增加的速度大于需求增长的速度,GDP增长率小于有效需求(C+I)的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于0。在这种情况下,货币的购买力不断增强,实际利率应该为负值。中国目前的状况就是典型的通货紧缩,GDP增长率小于1%,有效需求(C+I)的增长也小于1%。因此可以认为,当前的实际利率也是负值。

当然,如果开放经济的环境,情况就复杂了。要考虑贸易顺差的问题。因为出口增长会带来外汇收入,从而购买更多的国外商品和服务。此时,进口增长的绝对量会大于出口增长的绝对量,从总量上看,GDP增长速度将高于(有效)需求增速,产生通货膨胀。但是,这是以牺牲贸易福利为代价的。

总之,我国的现状是无明显通胀压力的同时存在通缩风险。在此背景下,央行采取降息等量化宽松政策工具是非常必要的。至于降息幅度,可以参考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做法。当时,一年期存款利率降到接近0,三年期固定利率降到2.75%;本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利率降至1.75%,三年及五年期贷款利率降至6.30%。

强铎霭强铎霭优质答主

负利率在中国并不现实,也不适合当前中国国情。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储蓄仍然是普通民众最重要的财富累积手段,实行负利率无异于没收储蓄,有悖于中国的社会制度。负利率在某些方面也与国企改革的初衷相背离,实施负利率的国家大部分为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且一直坚持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

从当前中国经济的运行趋势来看,2012年以来,房地产行业调控、外需不振,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实行负利率在某些方面不利于宏观经济的企稳复苏。此外,由于受国内经济市场化程序的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尚未开展,所以对个人储户实施负利率将使本已高企的通胀更加恶化,可能激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