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小核酸有几家?

皇甫梦龙皇甫梦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目前掌握的信息,国内小核酸企业大概有20来家。 按照注册地址统计,江苏和上海分别有6家和5家企业,浙江、广东各有4家,北京、天津各3家,河南2家,四川、湖南、湖北、山东、福建、新疆各1家。 这些公司大部分成立时间比较晚,都是近几年的事,少数几家公司甚至有政府背景。比如,南京诺唯赞,由南京鼓楼产业投资基金与深圳中科先醒(中科院下属企业)共同设立;苏州金匙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由苏州工业园区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苏州汇芯生物基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联合发起;广州睿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广州开发区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创汇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园区建设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

从技术路径上来看,国内公司基本上都选择了RNAi机制(基因沉默)作为研发主线。因为以mRNA疫苗为代表的DNA核酸疫苗技术路线,存在着转染率低、免疫原性差等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小核酸药物由于在体内的快速降解,难以长期给药,DNA/RNA疫苗又很难实现规模化生产,技术路径相对较少,因此目前能研发出来的疫苗几乎都是RNA疫苗,而药物则基本上是小分子干扰素。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几家企业的研发进度处于不同阶段。有数家企业申报了多个疫苗和药物专利,但是能够真正量产上市的产品还没有。不过也有例外,比如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已经实现了新冠mRNA疫苗的产能释放并进行了批量出厂验证,有望成为国内首个上市的新冠mRNA疫苗。 而对于基因沉默领域的老大路斯生物来说,虽然在国内拥有领先的市场地位,并且率先完成了肿瘤早筛的FDA注册申报,但却一直未能成功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2019年路斯生物向美国FDA递交的卵巢癌早期筛查基因检测试剂软件专利的审批文件遭拒,理由是缺少临床证据显示该试剂可以准确区分卵细胞是否发生癌变。今年五月,该公司再次就同一项专利申请遭到FDA拒绝。 有行业人士分析,小核酸作为前沿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其专利布局和竞争格局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核酸这一生物大分子本身具有的结构特点,导致其极易形成同源序列,从而造成同行企业的产品出现交叉或重复的现象。同时,由于海外相关技术的封锁,中国企业也缺乏海外拓展的经验。

瞿琳沫瞿琳沫优质答主

近几年,中国的核酸药物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其中,专注于小核酸方向的研发企业并不多,有5家左右。

国内从事siRNA药物开发的企业有:瑞博生物、德益阳光、苏州亚虹、华康医药、瑞全生物和圣诺生物等。其中,瑞博生物专注于siRNA药物的开发,在小核酸药物递送系统上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圣诺生物则是在肿瘤微环境响应核酸适配体-小干扰RNA新型组合药物的开发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同时,多家国内企业也在探索saRNA药物的作用。

在RNAi方向上,目前全球进入临床的药物共计27个,其中siRNA药物23个,反义寡核苷酸药物3个,外显子跳跃2个。在全球的siRNA临床产品中,靶向肝脏的药物仍然是siRNA临床试验的主力军,占据了56%的比例,共有13个在研候选药物。除了肝脏疾病之外,其他适应症中,肿瘤疾病占26%(6个),此外,中枢神经疾病、代谢性疾病和眼部疾病各2个,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各一个。全球首个RNAi药物Patisiran于2018年8月获得了FDA的批准,是首个靶向肝脏的siRNA药物,用于治疗遗传性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药物上市首月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了470万美元,2018年销售额为1,700万美元,其在美国、欧盟和日本都已被纳入医保。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