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进入壁垒的有哪些?
进入壁垒是指行业内原有企业对于拟进入本行业的企业所具有的某种竞争优势,或者是拟进入本行业的企业所具有的某种处于劣势的地位,进入壁垒构成市场进入的障碍,使拟进入本行业的企业受到排斥和阻挠。进入壁垒的大小,影响着行业市场结构的形成。进入壁垒高,潜在进入者就不容易进入该行业,该行业就容易形成垄断;进入壁垒低,潜在进入者就很容易进入该行业,该行业就容易形成充分竞争。进入壁垒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法律和政策规定的限制而形成的,但在许多行业,进入壁垒是现有企业通过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积累和创造各种优势条件形成的。常见进入壁垒主要有以下几种:
规模经济壁垒。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单位产品的成本不断下降。某行业出现显著规模经济特征,就表明只有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有效生产,如果行业潜在进入者达不到规模经济要求的进入规模,要进入该行业就要承担较高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面临较高的规模经济壁垒。规模经济壁垒普遍存在钢材、造纸、汽车、计算机、水泥、冶金、造船、石化等各类制造业和电信等资本高度密集的行业中,如近年来我国不断规范建材行业秩序,重点就是解决生产能力过剩、规模过小的问题就是证明。
产品差异化壁垒。产品差异化壁垒可以通过品牌忠诚度、特许经营、专利等来实现。品牌忠诚度是消费者对名牌产品与商标的信赖程度及对仿冒者拒绝购买的程度。特许经营是拥有独特技术和技能的企业对其他拟进入本行业的企业实行技术、技能限制。专利则是拥有专利权的企业,对其他拟进入本行业的企业实施技术限制。一般来说,产品差异化壁垒存在于技术和品牌信誉要求较高的产业,如汽车、机械、电子、制药、化工等中高端制造业和航空、电信、广播电视等技术和设备高度密集产业。
资金壁垒。资金壁垒通常存在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如航空、石油化工、水泥、冶金、通信、计算机、医药、机械、建筑建材、汽车、交通、钢铁、有色、船舶等行业。不同行业资金壁垒的侧重点有差异,技术型行业存在前期研发投入障碍,如计算机、航空、机械等, 而资源型行业存在后期持续投入障碍,如钢铁、石化等。资金壁垒高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很大影响。根据资金量的大小和可集中程度不同,大、中、小型企业受资金壁垒约束的差异程度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