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保值与增值的区别?
企业净资产的增加就是实现了资产的增值,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增值与保值是有区别的,衡量企业是否实现了资产增值,首先要看是否完成了资产保值。所谓保值,就是通过再生产过程使投入的资本得到全部补偿。投入资本在量上的补偿,就是使投入企业的资本在价值上不减少。因此,考核企业资本的保值程度,只要看企业期末与期初的所有者权益有无变动。如果所有者权益总额未减(包括增加和未增也未减),就认为资本保住了,如果所有者权益总额减少,就认为资本未保值。
然而,仅仅资本保住了,并不一定就实现了资本增值,因为资本增值是在资本保值的基础上发生的。也就是说资本增值的实质是超额利润,它是扣除应有的利润后的剩余利润,因而超额利润的衡量又是以应有的利润为基准,这种应有的利润,可以用根据社会资金平均利率计算的投资效益来代替,因此,我们以社会平均资金收益率计算投资效益指标,其实际指标值愈高于或等于社会平均指标,就认为愈好,这个企业也就实现了资本增值。然而,实践中有些企业的净资产增加了,但社会平均资本收益率却很低(如低于甚至未达到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这就不能算是实现了资本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