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哪四大行业?
营改增全面推开涉及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建筑、房地产和生活服务四个行业。对于这四个行业的影响分析需考虑到改革的总体特征。总体而言,营改增的全面推开是减税改革,“十三五”时期预计减税5000亿元左右。但是具体到不同行业,增、减税效应不一。但是改革可以产生制度性收益,主要体现在通过消除了重复征税、促进专业化和社会化分工的形成,起到促进效率的最终效应。
从交通运输业来看,改革之后,行业总体维持净减税效应,但是不同企业的影响不一。对于资产较重的公路货运类企业,营改增之前在原来购进的大车中含一定的间接税成分,在营改增之后需要重复纳税,存在增税效应;对于小规模货运企业,由于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有净减税效应。对于旅客运输和客运等业务(主要是地铁、公交等公共出行方式)本来税负水平较低,营改增后增税效应有限,而可带来的制度效率提升较明显,也鼓励了公共出行方式的发展。
从建筑业来看,其基本是重资产、高成本和高投入的运营模式。在没有前期不动产抵扣的情形下,其进项抵扣主要来自于购买钢材和水泥等大型设备及材料。因此在营改增之前,其购入的有型资产中含一定的“间接税”成分。营改增之后,其购入的有型资产需要按照11%左右的税率进行抵扣,同时按照11%缴纳增值税。因此存在重复征税的现象,这使得建筑业总体税负上升。考虑到建筑行业的民生和就业性质,营改增后存在增税效应比较正常,也有助于形成对建筑业成本的反映,有助于提高建筑领域的生产率、加速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