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金融不良资产?
金融不良资产主要来源于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等领域,主要类别有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回购坏账、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不良资产等。一般说来,金融不良资产是在已有的债权、股权、实物及或有资产等形态的基础上产生和存在的,是这些“问题”资产或“不良”资产的统称。
从我国现状看,不良资产主要是指银行的不良贷款。1990年代初,在经济过热及宏观调控的影响下,我国经济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企业和居民的收入下降,导致银行在相当一部分贷款上不能足额、及时还本付息。1993年末,仅国有银行的逾期贷款和呆滞呆账款,就占到贷款总额的20%以上,银行体系的支付能力受到很大影响,其不良资产问题已相当严重。为了推动我国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进程,消化和处理国有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我国于1999年下半年先后成立了中国华融、长城、东方及信达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工、农、中、建)共向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约1.39万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资产。2005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比降至12%以下,大大超过了市场和专家学者的预期,为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创造了前提条件,我国金融不良资产管理业务也宣告基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