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增持股票什么意思?
首先,这个问题其实包含两个小问题。第一个是“增”什么?第二个是什么叫做“股东”? 1. “增”什么 我理解的题主所谓的股东增加自己持股的行为包括两大类:一类叫作“二级市场买入”;另一类则是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买进。
先说【二级市场】(俗称A股)的,所谓【二级市场买入】是指投资者在证券交易所买卖证券获得收益的行为。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小明是公司的小股东之一,他持有某公司10万股。由于对公司的经营前景非常看好,于是在某日以每股26的价格全部购买了该公司的股票,共计花费385万元。
结果没过几天,该公司发布的中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94%以上!消息一出,股价大涨,次日股价就涨到了27元。此时,小明以27元的价格卖掉自己的所有股票,净盈利了20万。这个过程就是二级市场的增持行为。 再说【非交易过户】的大宗交易,大宗交易的买家和卖家都不是散户们熟悉的投资人,而是具有资格的主经纪商和券商。他们接受委托,代为撮合客户之间大笔股票的交易。
这些买家和卖家都是大型的机构,比如上市公司本身、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等。他们的目的往往不是为了短线投资获利,而是为了长期的投资或者资产管理的需要来增持某一企业的股权比例。举例说明,2015年6月12日,贵州茅台发布了关于股东大会审议关联交易的议案公告。根据披露的情况可以看出,6月8日和6月9日当天分别有四家营业部接受了大量的茅台股份的委托。最终的结果是,这些营业部在大宗交易平台一共买了302万股,总耗资近十亿元。这笔交易发生的时间点非常巧合——就在两天后的6月13日,贵州茅台公布了中报业绩预增的公告,当天股价出现大幅上涨。
那么这些买入的资金来自何方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来自于公募基金的账户,或者说来自于各类资产管理计划的账户。其中大部分资金来源于社保基金、基本养老金以及企业年金计划。因此,虽然这一过程发生在【场外】,但依然可以视为一种较为隐蔽的“增持”手段。 最后要谈的就是【定向增发收购】的问题。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上市不久的企业身上,例如我们前段时间关注的乐视网就是一个例子。 一般来说,这种增发的对象都是一些实力雄厚的机构投资者,比如保险、信托等。因为对于这类机构来说,选择一家优质企业的股票作为其投资的标的,远比盲目地去购买那些已经上市的股票风险要小得多。当然,也有一些私募会借助于这种方式来进行套现。所以定向增发的对象有时候也很不确定...
2. 什么是股东 “谁是股东?”——这应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吧? 其实,“谁是谁的股东”这个关系是非常容易弄混的。 先来看看股东和股民的关系。这里要说的是普通社会公众投资者。也就是说,一般意义上人们所说的【股民】,指的都是拥有交易所上市证券数量的个人或法人。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股民都能被称之为“股东”的。这是因为股民所持有的只是交易所流通的那部分证券而已。而实际上,每一家上市公司背后都有大量不流通的股份存在。因此,只有拥有了上市公司全部流通股的人才能算得上真正的“股东”(注意哦,这里的股东指的是所有权意义上的股东而非参与公司治理的实控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某些“牛散”手里拿着几百上千万的筹码却依旧不能成为某个上市公司的“股东代表”的原因所在。
好了,接下来我们来谈谈“谁又是谁的股东”。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每个普通人都可以被称之为“股东”。但对于一个法人而言则未必如此(有些法人的股东只可能是自然人股东而不可能是其他的公司法人);同理,如果一个公司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的话那它也就不可能再拥有一个法人股东了——除非这位自然人同时还是这家法人股东的实控人或法定代表人。。。 所以,究竟谁是谁的股东,还得看具体情况才能确定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