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不是重商主义?

尹海妍尹海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十四世纪法国,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和法令,鼓励海外贸易和殖民地开发”[1] 。十七世纪初传到英国时,被用在经济领域,表示“政府的货币政策应当有利于金矿开采和贸易发展”。而在中国古代是没有这个词的。近代以来,一些西方人在评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时,经常提到“重商主义”(mercantilist)或“贸易导向的”(trade-driven),这多指自明朝中后期到清朝中前期的这段时期——即所谓“早期现代”(early modern)阶段。

这一时期的中国经济确实存在重商主义倾向;这种偏差的形成既来自外来干扰,也是源于内在原因。在明朝中叶到清末的五百多年间,中国遭受了外国侵略者250多次骚扰和掠夺,是当时对外侵略最多的国家。与外界交往频繁,导致白银的大量流人。同时,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以应付战乱和宫廷开支,明代中后期和清代前期地方政府和官吏层层盘剥,加重了老百姓负担,使农民破产、土地荒芜现象严重。为刺激生产、发展经济,明清之际出现了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向农业投资的迹象,这就是所谓的“重商主义”。

表现在货币制度上就是银本位制确立并巩固,以及随后出现的银钱双本位制。 在明末清初,中国出现了一批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如布店、茶行、盐业、粮棉贸易公司等,资本大多在万两以上,有的达数十万两之巨。这些企业一般由官僚阶层、商人和手工业者联合投资组成,经营方式接近西方式的合伙制,具有明显的股份制雏形。在商品交换方面,不少地方的市场上出现了价格信号,如北京以铜币当五文定价,上海以元丝定价。各地市场之间互相影响,连成一片。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封建残余势力也很强大,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仍十分盛行。这一时期的重商主义带有相当局限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