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应对关税命令?
1、要么降低产品价格,要么增加产品成本 (不讨论这种可能性的具体内容,只探讨其可行性) 降低产品价格——在汇率稳定的情况下(人民币不贬值),意味着出口产品降价,以量取胜;或者进口商品,国内企业低价采购原料再加工成成品,这样既增加了就业又增加了税收,还能抑制海外进口,何乐不为。
不过这种做法会带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国际信誉的丧失,以后说不定哪个国家不高兴就可以制裁你一下,让你损失惨重。所以这种方法是下下策。
增加产品成本——如果加征关税能够引起海外消费者的抵制,那么企业通过提高出厂价的方式增加商品的成本是可行的,但这种方式会造成两个后果,一是交易成本的提高,二是交易量的下降,两者相乘最终会阻碍商品出海。但如果企业能在提升价格的基础上保证交易量不变甚至增加,那就意味着另一项成本的上升,即物流费用的上涨,这就涉及到海运领域。
2、加大海运费涨幅 海运费用目前在整个物流费用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并且随着货物数量的增多而水涨船高,如果加征关税导致外贸进出口量出现波动,势必会引起海运领域的动荡,目前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海运企业已经有所反应,海运费用已经比前期有了一定的增幅。
3、调整外贸结构,减少中美贸易顺差 中美贸易战虽然是以海关加征关税形式表现出来,但其实质是美国试图扭转过去十几年中国出口制造业对美国造成的损害,从这次加征关税清单看,主要涉及原材料、半成品等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中间品,今后如果关税升级,恐怕这些产品首当其冲受打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制造应该反思和改变目前这一外贸结构性问题。但这需要时间,同时不排除有些企业通过转口贸易或者其他方式规避海关监管。
4、技术突围 其实很多行业都可以利用新技术来解决当前受到冲击的问题,比如跨境电商,如果利用VR/AR技术搭建沉浸式购物体验,减少海外消费者购买风险,同时配合电子面单、智能仓储系统、供应链系统,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跨境电子商务就能突破当前受限的困境,另外还能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这也是未来跨境电商发展方向之一。当然还有其他新技术的运用,只要能做到弯道超车,任何新兴事物都值得去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