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港澳大桥都是谁投资?
港珠澳大桥是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的合作建设项目,从建设初期到正式通车使用,一直由三地政府共同投资和运营。大桥主体工程于2009年12月开工,原计划2016年年底建成并正式通车;后因建桥需要而清拆的移民村及养殖场在2013年初获赔偿/补偿75.7亿元(港元)。 由于建造大桥所需资金庞大,最初由中央政府拨款30亿元作为启动资金,不足部分通过国际商业贷款解决。后来,考虑到香港财政实力,又决定由港方投入400亿港币(约合3185亿元人民币)用于桥梁的建设和养护。
港珠澳大桥的融资方案最初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被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因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能运用市场机制来解决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难题,是一个重大突破”[1]。然而,随着承建商的违约和工期的一再延迟,原本完美的计划出现了变数。 在大桥的建造过程中,港珠澳大桥有限公司共动用了约250亿的建筑基金,用于支付桥梁的建设成本。其中,直接费用约为160亿元,包括建造及安装海上沉管隧道系统、陆路连接系统以及桥梁结构等;其他费用约90亿元,包括土地回收、拆迁安置、设计费以及其他相关开支。
在大桥建设的6年间,除了因施工造成的交通延误导致的外,还面临了来自海上的威胁——两次搁浅。第一次发生在2013年1 月,一艘名为“永盛”号的货船因遭遇浓雾在一公里处触碰了大桥的北主塔; 第二次则是2013 年6月,另一艘货轮在相同地点碰毁了大桥南主塔的锚锭结构。虽然两次事故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严重破坏大桥的结构,但均对施工进度造成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