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投资引起通货膨胀?
我们要知道通胀的本质是什么; 通胀本质上就是物价的上涨,那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呢? 无外乎两点:供求关系和货币供给。 当市场上商品总量不足且需求旺盛的时候(需求大于供给),商品必然会涨价,这时为了抑制通胀我们只需要增加商品的供给即可,比如让水资源的供给增加,那么水的价格就会下降,通胀就不会发生或者很快消退。 但是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有替代性的,比如大米和大饼,大米吃多了会撑,于是人们就会去买大饼,这样米面就成了等价物,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两者之间总有一个价格高,一个价格低的均衡状态。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基尼系数,代表的是贫富差距,基尼系数越高说明贫富差距越大,越不利于平衡供需。此时我们无论怎样调节,由于贫富差距的存在,总有部分人无法享受到足够的分配资源,从而觉得东西太贵了,需求被永远压制下去,供给方虽然多赚了钱但是并没有花出去,货币没有实现流动性,这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而不是通货膨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要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关键是要解决贫富分配的问题。 当然现实中还要复杂的多,比如说税收问题、财政政策问题等等都会影响通胀的到来。
回到题目本身,更多的投资会造成通货膨胀吗? 会的,但是不会立即表现出来。因为投资的本质是把钱花在将来能赚钱的地方,这个过程肯定是先少后多,不断投入直到生产出来,这个过程本身是一个挤出效应,会把原本用于消费的钱挤到投资领域,从而减少消费者支出,但由于资本的有机构成较高,其涨价幅度一般低于劳动成本的涨幅(马克思说过资本有机构成越低,利润率越高,这里指的是社会平均利润率而非个别企业)因此并不会出现全面暴涨,只有那些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行业才会受益,而大多数消费品是由很多个体小商户提供的,他们的成本上升是很难通过规模来抵消的,因而价格上涨是比较确定的,但这并不能直接归结于更多的投资引起的。但长期来看,投资增长总会从消费领域抽取一部分购买力,如果政府不用税收和财政政策干预的话,这部分资金最终总是要流向生产领域的,否则经济就停滞了。这就像是一个蓄水池,池子越大,流入的水越多,但水流的速度是可以调控的。 因此当市场出现通货膨胀时,不要急着去投放更多的货币,因为那不过是把洪水引向另一个池塘而已,真正要做到的是修渠,让通货膨胀这个池塘干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