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奇迹的原因?
先引用一句名言:“当你不知道为什么要爬山时,山上总有另外一座山等你。” 这句话用来解释为什么中国能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工厂真再合适不过了! 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停止了对中国的技术输出,包括核武器在内所有尖端技术的研发工作都被迫中断。此时美国却正在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在半导体,计算机等新技术领域对中国封锁。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启动了“两弹一星”工程,在突破美国的封锁和苏联的敌视下完成了原子弹爆炸和人造卫星的发射任务! “两弹一星”带来的不只是国家安全保障,更带来了技术上的突破和整个工业体系的升级。
正是由于拥有了核武器,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拥有了更大的发言权;也正是得益于新技术的突破,带动了后续电子信息,通讯等技术领域的进步;而核聚变的科学研究更是直接推动了海洋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实现了科技的自主掌握,实现了从一个落后国到先进国的飞跃!
当然有人会说这是依靠大量的资本投入和技术补贴才实现赶超的,如果中国也遵循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准则肯定会发展的更好。 但实际上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就已经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1978年的GDP比1952年增长了4倍还多。即便是在最困难的十年里(50-70年代)年均增长率也有3.8%,远高于现在公认的全球化和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的增长率(图2)。
如果算上人均GDP的话就更惊人了,1952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50美元,到1978年时已经达到了600多美元,仅比当时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低1/3(图3)。 中国之所以能在封闭条件下取得如此惊人的经济发展成就原因在于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和市场导向的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双重体制优势。
一方面指令性计划在经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前30年间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它保证了国家重点工程的实施,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浪费,提高了效益。
另一方面,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受到严格的限制,在中国经济建设中起到了补充作用。它促进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的发育,激发了人民的创造热情,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原始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