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没有宜家?
先引用一句马云说过的话,“如果你不去试,你就不知道行不行”。 所以现在回答这个题有点晚了哈哈~ - 为什么中国没有宜家和麦当当、真功夫一样多呢? 因为要建100平米以上的标准店就必须取得当地政府的土地,还要进行消防、环保、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专业验收,还有租赁门店(自营或者开加盟店)等等。这些条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很难实现的。
所以目前看来,像H&M/ZARA/MUJI这样的快销时尚品牌在中小城市是很难进驻的;而像无印良品这样比较个性的牌子,虽然可以进商场,但是商品价格又高得离谱,中国人又多爱凑热闹,逛GAP和优衣库那样,一进去都是人,搞得挺不舒服…… 其实我觉得,中国的商业环境还是太不成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导致一些外国优秀的企业进不来(比如医药行业),本土的企业又出去不了。
1、中国住房结构和瑞典、欧洲以公寓为主有所区别,大部分中国家庭对家具、生活用品的购物诉求还是以一次购买和安置为主。
而宜家主张的”买-拆-装-用-拆-改装/丢弃-置换-再买“的体系没有养成,即便宜家落户,在中国也主要以售卖家具、生活用品为主,而以餐厅作为吸引人流的聚集地,而非瑞典本土的”逛宜家“为主。
2、宜家是典型的”规模扩张-成本压缩“企业,其产品的低价是建立在规模经营之后与全球供应商议价能力和集中物流的基础上。因此,即便宜家真的进入中国,也不可能直接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而中国巨大的市场和物流能力并不能保证宜家能够在中国继续维持全球的价格体系。宜家在中国的价格可能会出现与瑞典本土、欧洲市场、北美市场相比的巨大价差。
因此,即便宜家进入中国,其价格并不能达到中国本土消费者的购买诉求,而中国以一次购买/安置为主的诉求也无法与宜家”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契合,从这个角度看,宜家可能在中国不会出现本土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火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