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靠的是房地产吗?

水嘉宇水嘉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是,也不全是。 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一步,的确可以说房地产的作用非常大。但我们不能光看到房地产的作用,也要看到房地产背后的力量——基建投资。 先说房地产,房地产的确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房地产的作用现在已经被神化了,被妖魔化了。有人说房地产毁了中国经济,有人说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救命稻草……其实都非常片面且极端。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以自己知道的为例。

我们新建的铁路,高铁、普通铁路、地铁等,在修建的过程中对经济拉动是非常显著的,比如一条高速铁路的建设,从施工到建成后运营,可以直接和间接带来几千亿的GDP增量。但这只是高铁建设的冰山一角,更神奇的是建成之后的运营情况。 以京沪高铁为例(其他高铁建设也是如此,原理相同),初期每年运送旅客量大约3000万人次,按人均消费100元计,每年直接和间接带来的GDP约为4500亿左右; 如果高铁的建设和运营能够持续20年,按照现在的水平计算,可以带来9万亿元的GDP增长。当然,高铁建设期间也是创造就业岗位的高峰期,在修建及运营过程中解决大量就业问题。 当然,有人会说,建高铁花的是国家钱,不是人民钱,和人民好像没多大关系。的确,高铁建设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债,但高铁建成之后,运营收入归企业所有,企业用这些收益去偿还银行的贷款本息,并支付员工的薪酬,而员工又需要生活,这样就会增加居民的收入水平。

除了高铁之外,机场、高速公路、码头等的兴建同样是如此,短期内会带来一定的通货增涨,但从长期来看,则是降低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因为这些基础设施都是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以政府进行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能降低未来的通胀水平并且使居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那么,有人会询问,既然基础设施建设如此重要,为何不加大投入力度呢?答案是有局限性的,因为任何一项经济政策的出台都有其背后逻辑,而基础设施建设也不例外。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任何一笔资金都是有成本的,无论这笔资金来自银行贷款还是居民储蓄。目前中国财政赤字相对较少的年份也是在2.3%左右,远远高于国际上允许财政赤字率小于3%的警戒线。如果大幅度增加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虽然短期内可以缓解经济运行的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得不偿失的。 因为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资源都是有限的,必须做出选择。比如说,在中国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是保就业还是保民生?显然,这两个都不能保,而是需要兼顾。但是,如果要兼顾,就必须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有可能是财政赤字的加大,也可能是货币发行的增加,总之是不可能无代价的。

邱诚庭邱诚庭优质答主

中国宏观经济中房地产起到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说中国经济靠的是房地产。

房价问题对宏观经济具有系统重要性。一是房价影响货币信贷。由于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房价较快上涨容易形成投资过度繁荣,由此形成对信贷等增加的派生需求,导致货币超发增加,甚至影响整个经济的金融稳定。二是房价影响消费与投资行为。房价持续上涨可能引发预防性需求,导致人们增加购房而减少其他消费,从而抑制消费需求扩大;同时,房价高企抬升了基建、民生、服务业等的成本,抑制了相关领域的投资。三是房价影响经济结构平衡。房价过快上涨以及持续处于高位,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源进入房地产业及其相关领域,房地产与实体经济走势“脱钩”,进而影响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稳定增长。四是房地产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不利于地方政府摆脱路径依赖并形成新的增长动能。近年来,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保持在50%左右。

但不能把我国经济增长过度归结于房地产拉动,甚至说“中国经济靠的是房地产”。近年来,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提高,但是以房地产为核心的基建等相关行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上升速度减缓,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并未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且部分地区和产业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比较严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