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反避税?

濮翊桐濮翊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政府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心态。 税收的本质是公共财政分配,而不是政府的“敛财”手段。所以无论征收到多少税款,都不是政府的“功劳”(否则政府就是最大的偷漏逃税者了)。相反,纳税人缴纳税款是履行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反避税不是政府的“业绩”,而是政府不可推卸的任务和职责。换句话说,只要是合理应纳税收,政府都必须征收;只要发现有偷漏税行为,政府就必须追缴税款。反避税不是一个讨伐“坏人”的斗争,而是一种维护正常征税秩序的规范。

第二,强化税务执法力度。一方面要加强日常税务监管,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税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只有提高税务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才能更好地开展反避税工作并让人民信任和支持。同时还要加强同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合作,对涉嫌犯罪的涉税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律制度。目前我国的税收立法还比较粗放,很多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因此应该继续推进税收立法进程,加快立法步伐,为反避税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法制保障。比如对于“避税港”公司,可以在国内没有常设机构,但实际经营的情况下,可以征收20%左右的预提所得税。又如对外国投资者的优惠待遇只延至其境内所设企业,那么对于通过避税港公司进行的交易就应该征税。

第四,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事实上很多国家都是通过中介机构的审计来发现企业的税务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引进或成立独立的税务会计师事务所,以此来推动反避税工作的进行。

鞠帆欢鞠帆欢优质答主

在经济生活中,常常出现某些纳税人在法律和避税港的保护下,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把自己的高纳税额,转变为低纳税额,甚至免税额,或转移投资于低税或无税地区,使税务机关的税款收入大大减少。这种从法律上讲并不违法,道德上也难以说是不正当,但对国家造成有害后果,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行为,被称为避税。

避税者采用避税的方法主要就是利用税收法律的弱点和漏洞,以及税收管理的缺陷、不足之处,和一些国家、地区为吸引国外投资而实行的低税或免税优惠为有利条件,以表面上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办法进行活动,从而躲避缴纳应履行的纳税义务,达到最大限度地扩大税后利润的目的。如有的将资金转移到国外高利贷的低税、免税地区,既获得高利,又避掉大部分利息所得的应纳税款;有的购买本不可报销项目的货物,以获得可以报销项目的发票,假作报销,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还有的购买国外的低质高价的设备、材料,造成成本升高,在获取国外生意人的返佣时将应纳的所得税金暗中转移,实际上躲避了纳税。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利用各种关系同外国及港澳地区进行经济贸易往来和投资办厂的人越来越多,上述这种避税行为时有发生,给国家税收带来很大损失。

对此,我国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政策法规和管理的规定,从1986年冬季起,在一些沿海地区开展以堵塞税收漏洞为重点的税收大检查,如对“三资”企业从国外购进高档低值商品,取得虚假费用收据进行多报多抵问题;企业投资于国外及港、澳地区,将分回利润作成本费用报销列支问题;本应在我国纳税而在国外和港、澳地区纳税等进行了清查处理,追回大量偷漏拖欠的税款。

为了阻止和防止这类避税行为的发生,我们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反避税:

一、强化税收法制化管理。如完善有关法规、制定防范对策,使之无漏洞可钻;加强与工商、银行、公安等部门的联系,互通情报,及时掌握其情况,严加防范。

二、对于已经发生的避税行为要追回偷漏的税款,并给以适当的经济处罚。

三、加强税收政策的宣传与纳税教育,通过剖析避税的不合理性及害处,促使其自觉纳税。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