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国指什么?

于沛新于沛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转”字有转变、转换之意,《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转轨”“转向”,即从一种道路转向另一种道路的转变过程和结果。这种转变可以是主动的,比如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也可以是被迫的,如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前者是自主转型,后者是被动转型。 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说是自主转型的典范。过去我们讲,中国是以苏东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上而下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加入了世界自主转型国家的行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自主转型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既无外国人的压力(尽管有些人施加压力要我们保留计划经济)亦无内部革命的动荡(尽管内部也有过风波和震荡),完全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上而下的改革实践。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提高的象征。

当然,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某些倒退和混乱,但我们总算走了过来。中国在经济领域所实现的跨越式发展是有目共睹的。GDP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9万亿元,年均增长9.8%,远超同期世界的平均增速(2.6%)。

目前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位列亚洲第二位(仅次于日本),世界第三位。按人均GDP计算,已位列世界前列。 当然,经济总量中最大的部分还是由国有企业创造的,但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得中国能够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实现了赶超。

中国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而且影响了整个世界。可以说没有中国的庞大市场和廉价劳力的加入,世界经济不可能呈现出今天的格局。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正越来越深入地参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构之中,这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对中国期望的象征——一个崛起的大国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将一如既往地通过和平发展的道路给世界以机遇,同时也希望其他国家为中国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鞠一二鞠一二优质答主

所谓“转型中国”,指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以体制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改革开发模式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增长,推动中国经济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从“乡土中国”向“都市中国”的全方位转型过程。

在中国“以大为美”的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现实的推动下,转型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大都市主义”特征。人口高度集聚于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推动这些城市持续规模扩张和不断建设新城新区,从而形成了“超大城市不断超大、特大城市不断特大及地级市不断建设新城新区”的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取得“中高速”的经济增长和“中高水平”的城镇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城市病”恶化和“发展失衡”。城市生态失衡,城市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等问题严重。城市社会不和谐因素在增多,在城市中出现了相对贫困和相对犯罪率上升等现象。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在一些特大城市中,第三产业比重过高,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就业困难,经济竞争力下降等问题不断凸显。区域发展失衡,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都成为转型中国经济社会难以持续健康发展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