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几个商务机场?
目前全国共有23个民用运输机场,其中国家一级机场10个(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郑州、西安、乌鲁木齐、成都、杭州、厦门),国家二级机场9个(大连、哈尔滨、南京、武汉、长沙、广州、南宁、海口、青岛),三类机场4个(沈阳、合肥、佛山、兰州) 现在新建的机场基本都是按照民航机场的标准建的,比如拉萨贡嘎国际机场。以前的很多军用机场都改造成为了民用机场或军民合用机场 比如:
1.绵阳南郊机场(以前是军用机场,现在的航站楼还是以前的建筑物)
2.包头机场(以前是军用机场,新建航站楼和停机坪)
3.延吉朝阳川机场(原来的军机场,扩建后重新开通)
4.宜昌三峡机场(老机场拆除重建)
5.泉州晋江机场(原空军机场,现改为军民两用)
6.衢州机场(原陆军机场,现在为军民两用机场)
7.北海机场(原来陆军机场,现在为军民两用)
8.遵义新舟机场(原空军机场,现已改名为绥阳红海景区)
9.湛江机场(原解放军152师所在地,现改为军民两用) 还有一些因为军事原因没有改造的军用机场,由于离市区较远,交通不是很方便,但这些地方一般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交通以公路为主。这些机场基本处于半闲置状态!
在2010年前,中国只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两个商务机场。而在2010年正式通航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则在硬件上达到商务机场的要求。
商务机场一般指位于国际大都市、国际商务中心附近,主要为商业、贸易、金融、文化、科学、教育的国内、国际活动服务,由国际、国内干线大型远程、中程喷气客机营运的机场。商务机场往往也是枢纽机场,如纽约拉瓜迪亚航空站、新泽西州的纽瓦克、伊利诺洲的奥黑尔、日本的成田、羽田、北京首都、浦东、上海虹桥、广州白云等都是商务机场,它们客、货运业务繁忙、通航点密集、飞机起落架次多,辐射能力极强,对带动地区及以至国家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枢纽机场则是国内和国际航空运输网络中具有大量中转客货业务的大型机场。一般应与特大和大城市,大型工矿、能源基地、交通枢纽或旅游资源有紧密联系。为国际国内大型及中程客、货飞机营运,有大量航班进、出、中转。有与之适应的交通、通信等市政公用设施和维修、加工、储备、商业等配套服务设施。从枢纽航空港辐射出的航线形成干线、支线层次分明的航线网,对发展航空港周围的航空城、带动区域经济有显著作用。枢纽航空港旅客、货物吞吐量十分巨大。枢纽航空港包括国际活动的航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