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什么都?
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8年下降1.1%。其中,出口17.23万亿元,增长2.0%;进口14.31万亿元,下降1.6%。 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对外经贸事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以钢铁为例,2019年中国出口钢材5369万吨,同比增长1.1%。其中热轧钢板(热卷)2980万吨,同比下降2.3%;冷轧钢板(冷卷)1279万吨,同比增长6.5%。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
同时,我国钢铁产品出口量也创历史新高,全年出口钢材值达89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亿美元,降幅0.11%。
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我国钢铁产品出口额高的品种主要是冷轧薄板、镀锌卷、彩涂卷,分别占钢铁产品出口总额的21.55%、12.99%和10.96%。这些产品大多属于中高附加值产品,在出口金额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从出口市场来看,我国主要出口钢材到亚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这些地方分别出口了1899万吨、1729万吨和966万吨的钢材,同比分别增长了6.4%、6.8%和2.7%。
可以看出,亚洲一直是我国的钢材出口第一大市场,而美国则是仅次于亚洲的第二大市场。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是钢材净进口国,而且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双方之间的贸易壁垒越来越高,因此未来要想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出口局势,可能还需要花上不少心思和努力。
除了出口形势喜人以外,我们还得看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比如,我国目前很多产品的出口还是处于低价或者价亏本的状态,例如汽车,2019年汽车出口量108万辆,同比增长2.3%,但是整车出口均价却只有不到1万美元/辆,相当于德国汽车的出口单价的12%左右,日本汽车的出口单价的29%左右。
虽然我国有很多产品已经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一定份额,但是很多企业仍然是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的方式去迎合海外客户,这种恶性竞争的行为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所以,如何在保证出口数量的前提下,将价格提升到合理的区间,是我国外贸行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020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0.66万亿元,增长6%,占出口总值的59.4%,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期间,计算机、手机出口分别增长16.9%和1.5%,医药品出口增长14.5%。同期,纺织服装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58万亿元,增长6.2%,占20.4%;塑料制品出口增长17.1%。
李魁文指出,2020年中国外贸发展有六方面的特点:
一是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过半。2020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9.25万亿元,增长3.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9.9%,比2019年提升0.9个百分点。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7.91万亿元,下降7.9%。
二是民营企业持续为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2020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4.98万亿元,增长11.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6.6%,比2019年提升3.9个百分点。
三是对欧美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2020年,我国前五大贸易伙伴依次为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对上述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为4.74万亿元、4.5万亿元、4.06万亿元、2.2万亿元和1.97万亿元,分别增长7%、5.3%、8.8%、1.2%和0.7%,上述5者合计占我外贸总值的68.4%。此外,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9.37万亿元,增长1%。
四是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2020年,我国贸易方式结构持续优化。其中,产业链更长、更能反映企业自主发展能力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3.4%,占比提升0.9个百分点,达到59.9%。
五是外贸新型业态发展迅猛。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0.1%、31.1%、25.2%;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1.69万亿元,增长了31.1%,市场采购出口增长了25.2%。
六是中西部地区承接外贸产业转移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4.74万亿元,增长1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5%,这一比重较2019年、2018年分别提升了1.4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