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近几年业绩?
中国平安2018年归母净利润为336.95亿元,同比下降47%;营业收入为10,269.02亿元,同比增长47.3%。 主要原因是,去年开始,国家对于商业险业务进行了规模限额(个险、团财险业务),同时加大了对商业险费用的监管力度和处罚频率。这对以销售端为主的寿险公司影响较大,因为费用端不透明且很难准确估计。
另外投资端的计提也在去年出现了较大增幅——由于对华夏幸福相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中国平安2018年度计提信用及拨备损失合计约350亿元。 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冲击,国内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国际经济环境也呈现复杂多变的状态。在此背景下,中国平安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284.69亿元,下降5.5%。
但得益于金融企业负债的流动性较好,而且目前处于降息周期,资产负债表可能继续扩张,所以未来盈利仍具潜力。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达3.5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2%。其中股票和投资收益较好的公募基金数量占比较上年末减少3.7个百分点至27.5%。
尽管前两个季度保费收入增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在“新会计准则”下,内含价值对保险企业而言更为重要。 4月29日,中国平安发布年报显示,2019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329.67亿元,同比增长20.2%;有效防范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净投资收益率和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3%和6.1%,同比分别提升11个基点与13个基点。
中国平安全面贯彻落实“金融+科技”、“金融+生态”的战略部署,在寿险及健康险、个人业务金融板块和金融科技服务等领域持续发力,持续稳健经营,业务价值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019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同比增长18.1%至1,329.5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39.1%至1,643.65亿元。公司于期内推出全新一代车险理赔服务——“510查勘”闪赔服务新模式,大幅提升理赔时效,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中国平安“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持续深入推动实施,通过人工智能、区块链、云等技术布局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向市场提供一系列全新工具及服务,助力客户价值持续提升,促进业务稳健增长,科技战略规划和蓝图逐步落地。截止2019年12月末,公司科技专利申请数累计达21,383项,较年初增加12,160项,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2019年前三季度新增申请10,507项,增长势头强劲。平安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公司,科技公司估值总额达691亿美元(约4940亿人民币)。
得益于“金融+科技”战略的深化落实,中国平安2019年客户经营水平持续提升,用户及客群规模稳步增长。截至12月末,集团个人客户数较年初增长11.2%达2.10亿;全年新增客户数3,657万,其中40.7%来自于集团五大生态圈的互联网用户。集团客均合同数较年初增加4.7%至2.65个,显示个人客户的综合经营成效不断提升。互联网用户快速增长,截至12月末,集团线上用户量5.16亿;全年活跃用户量达3.30亿,较年初增长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