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只有中国有吗?

蔺佚稼蔺佚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银行理财产品,其实属于一种“准金融资产”(其实很多金融机构都有代客理财的业务)。 什么是准金融资产呢? 简单说就是能带来稳定正向收益的资产。我们把钱放到信托公司、券商或者保险公司等机构,他们通过投资的方式,让资产产生收益。这个收益一般高于现金收益,当然风险也稍微高一些。因为上述这些行业并不是直接经营货币信贷的,所以监管要比银行宽松一些,收益和风险都相对较高。 但是!因为这些行业的业务属性都是金融性质的行业,所以都要受到相应的监管。

回到问题来,是不是有这样一个市场? 当然是有的。因为中国实行的是以央行为主的宏观调控,整体货币政策是向贷款融资的成本进行导向,也就是如果贷款成本上升,央行会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反之亦然。所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金融机构,都会根据央行的政策来进行资产的配置,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既然有这样的市场,那必然就有符合这样市场特征的产品出现。 所以楼上的朋友说的很正确,商业银行推出的产品其实就是参照海外经验来的。因为海外有很多这样的金融产品。 而且,因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上升,贸易顺差在增加,外汇储备在扩大,因此国家也有意愿推行人民币国际化,让更多的资金通过中国的金融市场走向全球,从而减少整个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更多海外投资者会持有人民币并寻求获得稳定的正收益。这也就意味着更多的资金会通过商业银行进入资产管理行业。

边雨媛边雨媛优质答主

其实美国不仅有理财师,而且已经有百年的历史,只是他们叫财务规划师。

中国理财师的诞生较晚,2005年中国银行业协会开始组织培训银行理财从业人员,2006年正式推出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同年9月,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第一次举行,其中《个人理财》就是其中的认证科目之一。

中国理财师还处于初级阶段。美国有40万到50万的金融理财师,而中国有2000万的投资者群体。

在美国,162名成年人中有1名理财师,理财师的社会公信力非常高,达到了70%至80%,而在中国,有1.3万名理财师,117万成年人中有1名理财师。

理财规划在美国非常普及,30%至40%的家庭拥有理财规划,有80%的美国公民对理财师这个职业有较高评价。

但是,虽然两国的理财市场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是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客户的忠诚度有待提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