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往何处去?

鱼游水鱼游水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看到这个问题,不由得想起前些日子看了《后会无期》,电影里韩寒说“小孩才谈生死,大人只讲轮回”。其实换个话题就是,老年人谈什么养老,年轻人谈什么死亡(←这句话有点二)。。。 话说到这,感觉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少子老龄化的社会,看看周围,生育的意愿最低的是80后,而60后的父母已经开始步入老年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讨论什么是理想的养老生活。

先谈理想,有人说生活在世外桃源,没有病疾、饥饿,也没有压力,每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有人说生活在未来,机器人伺候着,随时都能畅游外太空;还有人说在夏威夷海滩上买栋房子,每天晒晒太阳,吹吹海风…… 这些固然是理想,但我觉得最完美的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有足够的钱花。如果养老金能实现完全市场化,由市场决定投资方向,那自然最好不过,至少我们能得到市场上最高的回报。问题是这不可能,所以就只能求其次——保证购买力。

第二,身体健康。有足够的钱而没有健康的身体,钱再多也没有办法享受生活,所以必须保证良好的身体素质,这是享受养老生活的前提。第三,有朋友、有自己的圈子。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需要与朋友交流,分享喜悦与忧伤,孤独的老人是最可怜的。第四,有所追求。有些人觉得活到多少岁已经是定数,于是开始放弃自己的人生,这种人即使有钱又有健康又有什么乐趣呢?应该让他们重新寻找人生的目标,比如学习新的知识、去做以前想做但没有机会做的事…… 至于具体怎么做,我还没想好,可能还需要好好思考吧。最后提一点,这种理想的生活模式跟贫富无关,有钱人能得到最好的服务,过上最好的生活,而穷人也能在这基础上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晏樱华晏樱华优质答主

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建国以来,单位型养老和国家养老一度成为重要形式。近些年由于受到计划生育、高离婚率、丁克族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家庭规模小型化问题开始凸显,传统家庭养老受到挑战。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单位制的解体,企业养老问题突出,加之城乡养老保险分轨,社会养老亦面临着重大冲击。为了应对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压力,使老龄化的发展进程与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各方面发展相协调,必须根据我国以家庭养老为主,且存在地区差异性的国情,制定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养老模式。

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共同形成强有力的老龄政策支持系统,将养老变成一个综合工程。一方面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规,从宏观上为养老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老龄服务。

在农村仍以家庭养老为主,辅之以其他社会化养老方式,切实将“五保”制度落到实处。在城市建立和完善退休养老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住房制度,积极鼓励和扶持养老院、托老所等福利机构的建设,同时注重发挥社区的作用,构建从机构到社区再到家庭这一综合化、多样化的养老体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