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危机有几次?

钮政东钮政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80年至2995年间,全世界共有536家银行倒闭,其中80年代就有252家,占所有倒闭银行的47%,而1991年和1995年分别有近100家和80家银行倒闭,仅这两年的破产银行就占到所有破败银行的一半以上,可见银行破产之频繁。 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到20世纪末(1999年),全国共有416家金融机构发生过经营失败或严重恶化事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季报》资料)。 与国外相比,虽然我国银行业的破产率并不高,但考虑到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这一阶段的银行破产其实是由市场机制逐步发挥作用的结果,因此也可以理解为市场的选择结果,即“优胜劣汰”。

1995-1999年间,因经营不善、资本金不足等原因,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宣布对22家银行实行关闭、停止经营活动或被收购,同时还有多家银行自行宣告停业。这些银行有的是由于巨额不良贷款导致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有的则是因资不抵债,难以维持正常运转而被迫停业。 进入新世纪后,银行业的发展步入了稳健发展时期,但随着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的风险暴露,以及个别地方政府的违规担保和融资平台公司暴雷,2010年以后,相继有包商银行、海南发展银行、河北肃宁尚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出现信用风险,或者面临支付困难,或者被接管,或者实施监管,或者引入新的股东实现重组。

农连婉农连婉优质答主

中国20年来的银行危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及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以普遍的“信贷饥渴”为特征。在严重的通货膨胀和“信贷配给”影响下,企业形成普遍的“信贷饥渴”,同时,形成了许多“三角债”和“四角债”问题。

第二阶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终止于90年代中期,其核心特征是“企业逃废银行债务”,在这一阶段,“铁工资”和“铁交椅”问题比较突出。

第三阶段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1997年底,其核心特征是“金融三乱”问题比较突出。由于1996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出现大幅反弹,企业形成了新一轮“信贷饥渴”,在“拨改贷”改革后,财政也形成了对银行资金的“饥渴”。

第四阶段始于1997年底。这一阶段,始于金融危机。从中国的情况看,这一阶段,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居高不下,甚至有上升的趋势。除了不良贷款问题之外,银行还面临着“存差”资金越来越多,资产流动性不断恶化的问题,“三铁”问题开始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