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
1、信息不对称 银行放贷的主要依据就是企业的财务报告,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银行无法有效判断;另外,银行对企业经营情况之外的信息也非常缺乏。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自然会对放款有所顾虑。而中小企业因为自身实力不足,很难提供令银行满意的贷款申请资料,并且企业信息的透明度更低,导致双方的信息严重不对等。
2、成本与风险不成正比 根据经济学原理,借款的利率一般和借贷的风险成正比。由于中小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弱,容易倒闭或者经营不善,因此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成本往往偏高。而大型企业在信贷市场相对活跃,更容易赢得机构的青睐,因此成本要低于中小企业。
3、授信额度小 因为企业的信用评级一般是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来分析得出的,对于中小型企业一般都会给予较低的信用评级,相应的授信额度也就比较少。如果资金需求量大,则需要企业提供抵押或担保,而中小型企业的抵押物或质押物价值一般不高,渠道也有限,因而获得满足条件的抵押/质押难以获批,从而难以得到足额授信。
4、审核流程慢 相较于大型企业,部分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审批流程会更为复杂,考虑的因素更多,因此需要花费的时间更长。同时,若中小企业出现还款逾期等情况,也会使金融机构的审核变得格外严格。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从本质上讲,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信用度较低,投资于中小企业风险较高。而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使这一风险更加恶化。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失灵”的重要来源,它与交易双方有关信息的拥有情况有关。信息不对称包括在交易之前的信息不对称和在交易之后的信息不对称。在交易之前信息的不对称主要体现为“逆向选择”,在交易之后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
一、逆向选择
1、企业方面:
在申请贷款时夸大利润,隐瞒债务,提供虚假信息,使银行对投资收益率的看法过于乐观,从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定。或者以某个优秀分公司的业绩作为本企业业绩申请贷款,而实际的集团业绩低于所提供的业绩。或者用虚假的信息骗取银行的信任,从而诱使银行提供贷款,而企业将所获贷款转移用于其他高风险投资。这都是逆向选择行为。
2、银行方面:
由于信息的缺乏,银行只能将贷款申请者分为若干类型,对每一类申请者按照大数法则确定贷款利息。当信息完全时,不同申请者应交纳不同的利息,如果信息不完全,贷款人不能进行区分。同时,由于一些企业存在逆向选择,从而迫使贷款方对另一部分道德水平较高的申请者也征收较高的利息,甚至不给贷款。当这类申请者发现这种情况之后,也会退出贷款市场,使贷款市场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