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包含哪些?
我们通常说的成本,从企业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两类: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指的是随着业务量和生产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可变成本往往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成本项目。 固定成本(fixed cost)则是不受产量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通常包括:厂房和机器的租金;办公费;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等。 当然,对于某些特殊行业而言,成本的计算会更为复杂。例如,房地产经纪业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确定交易佣金的计量基础——以单笔成交额还是单笔委托合同额为基础来计算佣金费用?如果采用前一种计算方法,那么对于佣金收取比例较低的低额交易也会增加相应的成本;而如果采用后一种计算方法,又会忽视一些大额交易的收益。
还有一些成本属于“混合成本”,因为它们既取决于业务的开展也取决于人员的编制。这些成本往往难以明确归入上述两个类别,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分析认定。
一、成本定义
在经济学中,成本是生产成本,是生产要素的费用。生产成本有显形成本和隐形成本两大类。显形成本是企业支付给企业以外的因素,比如员工劳务费用、原材料费用、厂房设备的折旧费用,以及各种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隐性成本也称“机会成本”,这部分成本并不是企业实际需要支出的,而是自有生产要素的报酬。比如,某企业主兼管理者不给自己付工资,那么该业主的报酬,就是机会成本。再比如,企业的自有资本不给“利息”,那么这部分资本的利息就是该企业的机会成本。
二、成本分类
成本分类是对成本进行科学的系统化,以便人们能正确地掌握成本的规律和进行成本核算、分析和控制的一种手段。在成本分析和控制中,常见的成本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根据经济内容分类
按照经济内容,成本可以分为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活劳动三大类。
(二)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
按照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不同,成本可以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可直接计入成本的费用,一般占成本的绝大部分,是最基本的费用,主要由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其他直接支出构成。间接费用一般包括车间和企业的管理费用,这些费用是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但不能在每件产品上实际计算。这些费用的发生,虽然与产品的产出相伴随,但并不直接构造成品,是具有分配性的费用。
(三)按成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分类
按照成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四)按成本与业务量的关系分类
按成本与业务量的关系,成本可以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五)按项目重要性分类
按照核算的项目重要性,成本可以分为主要成本和次要成本。在特定核算目的下,占成本份额较重,对于决策具有重要作用的是主要成本。而对于主要成本以外的项目,则视为次要成本,可以不进行单独反映。
(六)按有无现金支出分类
按照成本有无现金支出,成本可以分为现金成本和非现金成本。有的成本费用发生时不支付现金。例如提取的折旧、按照长期负债支付的利息等,这些成本费用称为非现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