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可以提取风险吗?
在保险行业里,有个词叫“可保利益”(insurable interest),指的是保险事故发生后可能遭受的损失。这种损失可以是财产的,也可以是金钱的;还可以是人身方面的,比如健康和人寿保险。 简单地说,一个企业对其经营利润所拥有的合法权利就是它的可保利益。当企业经营受到威胁时,它可以购买商业保险以防范这些风险。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损失都能买保险。例如破产清算所产生的损失就不是保险所能保障的。这是因为破产清算不是企业正常经营所产生的结果,而是由于企业的重大错误决策、经营失败等原因造成的。
此外如果企业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甚至连员工工资都无法支付时,即使购买再多的保险,对企业和其债权人也无法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此时企业应寻求法律救助而不是依靠保险。 对大多数的企业而言,与其强调风险转移功能,不如多重视一下风险防范。因为风险是无法彻底转移的——除非你将所有可能的损失都列举出来并一次性全部支付。所以加强风险管理才是关键。
首先你得知道风险来自哪里,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做好预防工作。一般来说,风险分为两大类,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其中人为风险是指由于人们的错误行为而导致的风险。这类风险占绝大多数。因此我们又可以将人为风险细分为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
举个例子,某家制造业企业主要设备均购买了保险。然而在一次事故中还是造成了设备的损坏。原因竟然是该企业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这就是由于企业管理不善而引起的管理风险。 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同样是因意外致使机器损坏。但因为企业为全体员工购买了保险,且保险公司能证明该损失的合理性,那么保险公司就应该给予赔偿。这属于由企业员工疏忽导致的操作风险。
公司承担风险有两种形式:一是资产风险,二是收益风险,公司应当在资产和收益方面做出安排,以承担经营风险。在公司资产方面承担风险有两个路径:一是公司注册资本的实际缴纳,二是公司股东承担出资担保责任和出资连带责任。在公司收益方面承担风险也有两个路径,一是税后利润的分配,二是提取几种不同用途的风险基金,包括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和职工福利基金。
一、我国公司法对公积金的规定
我国公司法中规定的公积金有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分为两种,一是强制性的法定公积金,二是任意公积金。
法定公积金的提取比例按照税后利润10%提取,当公司法定公积金累积额已经超过了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对于任意公积金,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可以提取任意公积金,对于提取的比例没有限制。所以任意公积金要提取和提取的比例如何确定都是由公司决定。
资本公积金,也称强制性公积金,指股份有限公司为稳定公司资本,保护股东和债权人利益,除法定公益金外由法律强制规定从特定来源中提取的,不得用于股东分红的积累资金。 公司资本公积金主要用于转增公司资本,包括以下来源: ①股票溢价发行,即股票发行价格高于面值的差额。 ②公司资产重估增值。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建时,可按国家有关规定对投入公司股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财产进行资产评估,其经财政部门确认的评估增值可作为公司资本公积金。中外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以原货币或财产增加投资可依法重新评估资产价值;股份制改建时,企业兼并过程中可依法对并入资产进行评估,评估增值经财政部门确认后计入公司资本公积金。 ③财政部门转增的预算内国家资本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