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何发行欧元债券?

韦小丰韦小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因为在中国,美元/人民币汇率超配了,而欧元/人民币汇率却存在一定超配的情况(虽然程度不如美元/人民币那么明显)。 所谓的“本币外币”、“以债引货”,其实质就是不同国家进行资产储备,或者说进行国际货币地位的竞争。

首先,任何一个国家的央行都会尽可能多地持有本国发行的货币,因为它是作为支付手段和存储手段存在的;任何央行也不会无底线地增发货币,因为这会造成通胀和本币贬值。所以,实际上所有国家都或多或少地持有了一些外国的货币和资产。 同时,由于国际贸易中经常性和金融投资需求的存在,各国也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外国债券,特别是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其央行和外管局会相互配合,在保持充分就业的同时尽量维持物价稳定,并使得国际收支平衡。如果出现了国际收支逆差,则会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

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为了促进出口和投资,往往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外汇储备的增加和国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当出口顺差较大时,为购买国外的商品和服务,需要大量地增加本国货币供给,于是市场上就会流动性增多,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而欧盟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从1992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开始,实行的是统一的货币政策——欧元。

自诞生之日起,欧元的目标就是不设上限地满足各国对欧元的需求和供给,实现资本项目下的自由流动。所以在理论上,各成员国不需要再单独增加外汇储备而是统一由欧洲中央银行负责管理。但显然现实远没有理论那么完美。

一方面,除了像瑞士那样完全放弃汇率目标的国家之外,其他有对外贸易和资本项目开放的国家都想尽可能多储备自己的货币,以防止被别的国家“薅羊毛”——比如中国多年来长期实施“宽监管”的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并在国际市场进行采购,就是为了减少贸易和资金项目下被动的局面,实现海外收入“回流”。

另一方面,即便是在同一个货币区内,由于历史原因和国际地位的因素,各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导致对欧元需求的强弱有所不同。虽然每个国家都增加了对本国货币供给,但是市场上的欧元总量并没有改变。那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为了满足投资和消费的需要,不得不提高利率以吸引外资,于是就有了所谓“利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