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支持企业上市融资?

廖晓城廖晓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这个问题很宏观,我试着从宏观层面来回答一下。 如何支持、帮助、引导企业上市,各地政府都有相关的政策文件,比如北京的“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京科发〔2021〕34号),上海推出的“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沪科规〔2021〕6号)等等。 这些文件的发布,都是为了解决“企业为什么不愿意上市”的问题,从企业端来说,主要存在以下的顾虑:

一是上市成本高昂,涉及财务审计、法律意见书、保荐机构费用等,对企业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二是上市流程复杂,申报材料需要经监管部门层层审核,过程较为漫长,期间如果出现任何情况都可能前功尽弃;

三是上市以后企业治理结构将发生变化,面临合规性风险和业绩压力。 这三种顾虑分别对应着企业的“硬成本”“软成本”和“隐性成本”。 “硬成本”很好理解,就是企业为上市所做的准备过程中直接产生的费用支出,有形的资金消耗。而“软成本”是指因上市过程本身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所引发的潜在损失,这种损失虽然无法用具体的金额来计算,但其负面影响同样是真实存在的。

对于企业来讲,是否具备充足的现金流是企业能否顺利实现的首要条件。在“硬成本”方面,如果企业现金流紧张,先期的经费可能无法按时到位,就会影响上市的进程,即便能够勉强推进,也会因为资金的紧缺而导致工作进展缓慢,带来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双重损失。而在“软成本”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监管部门的严格要求,使得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人力、物力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一旦处置不及时或者方式不当,同样会使原本简单的操作流程变得复杂化,增加企业的负担。 对于上述问题,除了企业自身增强信心、努力前行以外,外部支持力量的引导和激励也十分重要。对此,各地都结合实际情况推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补贴或者奖励的方式帮助企业降低或消除“硬成本”和“软成本”,从而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 但需要注意的是,政策的实施必须与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匹配。目前很多地区的政策支持对象是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创新创业型企业群体,而对于那些已经成熟的企业却未必适用。实际上,很多已上市公司之所以选择回归,就是为了更好地对接资本市场,实现更大的发展。对于这一类企业,我们应当改变扶持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而不是限制和约束。

能军生能军生优质答主

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搞好推荐和选择。各地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做好推荐选择工作。要选择规模比较大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市场前景好的,产品适于批量生产,质量好,盈利多,有条件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的企业,提出本地区、本部门拟争取年内实现上市的备选名单,报国家经贸委。

第二,加大规范力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造,是申请发行股票上市的必要准备工作。各地、各部门在确定发行上市的企业名单后,要协助他们加大规范力度。要抓好企业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清产核资等工作,使企业实现制度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经营法制化。通过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造,使企业从资金到生产资料,从制度到管理,从经营到核算都得到进一步强化,使企业资产质量提高,企业内部产生内生的运行机制,为争取股票发行上市创造良好的必要条件。

第三,做好培育和辅导。改制后的新公司,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进行规范,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我约束,强化内部管理。培育期一般为1—2年。在此期间,按照发行上市的要求,要在计划、财务、人事等方面做好安排和准备并接受有关机构的辅导和培训。

第四,搞好服务,促进上市。各地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在推动有潜质的企业通过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造进入证券市场过程中,要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对于规范好、潜质好、有发展前途的公司,证券和有关部门要优先安排指导、培育和审核,推动这些公司尽快取得进入证券市场进行股票发行和上市的“通行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