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快消企业有哪些?
外资快销企业的代表有宝洁、联合利华、强生、花王等,这些公司都拥有众多的品牌,如宝洁的有舒肤佳、海飞丝、潘婷、汰渍、碧浪;联合利华有夏士莲、力士、中华牙膏、奥妙;强生的舒肤特和婴儿洗发水、护臀霜;花王的尼奥尔和金装纸尿裤。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很多外资快销企业都是中国最早的外商独资企业之一,因此它们一进入中国市场就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像宝洁公司1985年进驻中国,当时旗下已经有飘柔、海飞丝、舒肤佳等产品。为了抢占市场,宝洁将刚刚研制出的海飞丝直接投入生产,以最低的价格进行售卖,在当时并没有打广告的情况下,用“人肉”的广告模式迅速占领了市场。
同样联合利华在1984年进驻中国时,就已经携带了旗下所有的知名品牌,准备大干一场。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联合利华的进军并没有给国内带来什么冲击,因为当时国产消费品质量低下,价格低廉,联合利华的产品虽然品质优,但价格相对也很美丽,因此并没有对中国企业造成多大的影响。反而后来随着中国制造崛起,许多外国品牌受到了冲击。
阿迪达斯中国
据阿迪达斯二季度关键财务数据显示,二季度阿迪达斯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大跌15%至5.4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0亿元),北亚地区(主要为韩国及台湾地区)营收大涨26%至2.0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同时,阿迪达斯在财报沟通会上表示,大中华区业务已经出现反弹迹象,但仍面临挑战。此前阿迪达斯一度将全年销售预期下调20%。有机构研报预计阿迪达斯大中华区销售至少下滑至2019年前水平(下降40%)。对于中国市场的长期愿景保持不变,期待在中国重新实现两位数的销售和利润增长。
星巴克中国
在第三季度报告中,星巴克提到在星巴克全球近35000家门店中,有大约1500家星巴克门店暂时停业或采取只提供外卖服务的方式运营,而受影响的门店主要在中国市场。但伴随国内疫情的好转,星巴克中国超99%的门店已经恢复营业,并且超过90%的门店已经恢复全面堂食服务。星巴克方面表示,将重新调整门店的营业时间,降低门店的产能以匹配销售,从而节省成本,并将在部分门店暂时停业或暂停堂食服务的城市提高外送和外带的产能等,以减轻疫情对于星巴克的财务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