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的风险有哪些?
本人在大型药企从事药品注册工作多年,看到这个问题还是很有感触的。 企业风险无外乎两大类,一类是市场风险,另一类就是法律风险了。 作为研发人员,最担心的莫过于市场风险了,一个品种如果研发不成功,对于整个团队来说是巨大的打击,这种担忧更是萦绕在整个科研团队的上空。
当然,研发的风险还有很多,比如,前道工艺开发不到位导致的中试失败、质量标准的把控不严导致的成品不合格等等,不过这些都在可控范围内。 可控不代表着就没有风险,没有风险的决策不是好决策! 对于注册人员来说,最害怕的就是收到来自各个监管机构的罚单,虽然有时候有些处罚并不合理,但是面对强权你不得不服。所以,了解行业风险点是至关重要的。
从个人工作多年的经验来看,影响注册风险点无外乎以下几个因素:
1. 药品本身的原因——包括剂型、规格、适应症或者成分的含量标示错误等;
2. 申报的企业原因——包括企业自身条件不符合要求、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等;
3. 申报的地区原因——包括审查严格程度不同以及当地的政策调整等。
以上三个因素会共同作用对药品的注册产生重要的影响,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烟之炊”,在准备申报材料的时候,这三个方面的风险点是必须重点考虑的。 除了上面的三大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不可控的因素会影响药品注册的最终结果,不过,这些因素的影响力度都无法与上述因素相提并论。 比如说,在申报阶段由于沟通不到位,使得申报资料与审核机关期望值相差甚远而导致的注册申请被否决。又或者是,某一地区需要经过现场考察才能够最终确定是否发药品批文,而在考察时由于企业准备的材料不符合要求而被拒的发补通知…… 总之,无论是什么因素导致的损失,后果都是要由企业来承担的,只不过有的损失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得到弥补,有的损失只能由企业自认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