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石化何燕东?
这位女侠,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在化工部下的某研究院做财务,具体哪院就不说了,免得说我是泄秘。 我和她之间谈不上熟悉,但是因为业务往来见过几次面、通过名片留过电话。我印象中她的名片印制得很精致,颜色很深沉(可能是为了体现稳重),上面印着石化集团总部还有她所属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没有职务,只有姓名和工作单位。
我当时觉得一个财务总管的名片就应该这样,挺有气派的,和我一个普通小会计的名片不可同日而语! 后来过了没多久,突然有一天她给我打电话约我见面,我想了想不知道她能有何贵干于是就去了,见了面以后她说想来我的公司参观学习,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我公司是国企中唯一一家做互联网+的企业。(呵呵,当时觉得好光荣啊!虽然我们现在已经不做了。)
后来过了几年,我又换了公司,又因为业务关系见到了她,这时她已经调到了总部,负责采购方面的工作,还是没给我升职,但还是给我加了工资(其实当时我已经不在那个系统工作了,但是我还是继续拿了一个年度的薪酬),不过这次她的名片换成了电子版本的发给了我,上面除了印有石化集团的logo以外,还多了个采购部的名字,联系方式没变,还是只有她一个人。
后来我换了一个工作领域,渐渐少了她的消息,再往后就听说她调到了华东分公司,还是负责采购,还是没给我升职位(其实当时我已经在另一个央企担任重要岗位了),但每月多给了我500元作为补贴,哈哈。不过她给我发了新名片,我拿着这张新名片去见客户竟然没人敢小瞧我了,都觉得我是位高权重的人…… 后来又有一次见了她,她已经是华东分公司的采购部主管了,又给我换了张新的名片,但是我打电话咨询业务的时候,她还是叫我喊她姐姐~
一九九八年七月,一纸《劳动合同终止协议》使燕东在北京石油化工总厂的职工生涯至此结束,十五年的职业生涯与前途在这里戛然而止。“当时真想一走了之,离开北京。可是想想家就在北京我的父母、亲戚、朋友都在这,最后放弃离开了的念头。”燕东回忆说。为了生存,他只身去河南农村做过一年的面粉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个苦力”。后来燕东到北京一印刷厂应聘,在应聘过程中得知该厂厂长也是下岗职工,而且该厂是当时“全国发展再就业中心企业”,燕东在欣喜之余开始与厂长频繁接触,他发现该厂长不仅有经验、有胆识而且有魄力,能言善辩又有一副热心肠,燕东在与该厂长交谈中逐渐打消了原有的顾虑,逐渐适应这种集体企业的环境生活。
二零零零年一月燕东下岗一年半以后正式到北京恒昌印刷厂上班,当起了印刷工。由于燕东在石化总厂曾搞过安全技术工作,具有一定的安全管理经验,燕东在恒昌做印刷工做了一年多以后厂长把他安排做起了生产管理技术员。从印刷工干起的燕东并没有怨天尤人,反而更加踏实肯干,与工人打成一片,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磨练。燕东是个不服输的人,在恒昌这种集体企业里他学的更加的用心。二零零三年十月因工作需要燕东被调到北京恒昌印刷厂子公司北京新宇印刷厂当副厂长。新宇印刷厂是家刚起步发展不足一年的新兴企业,企业规模不大,但发展势头很快。燕东到新宇后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份副厂长工作当中,在燕东的刻苦努力下他的工作能力很快得到厂长及工友的肯定和认可,燕东把新宇当成了自己的家,为了搞好新宇工厂的发展,他在新宇连辞掉了石化总厂给予的离岗带薪等优厚待遇,在燕东的不懈努力下新宇厂长在二零零四年又调燕东任北京新宇印刷厂厂长,由于工作的频繁变动使燕东对新宇的感情更加的深厚,燕东对新宇的爱更加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