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互认是利好吗?
基金“互认”,即两地市场的基金相互引入,通过监管部门的认可,在两地市场销售对方管理的基金产品,实现异地开户交易。 此次深圳先行试点的基金“互认”,具体范围为: 上证所上市交易的ETF、LOF、分级基金等金融产品; 深交所上市交易的ETF、分级基金等金融衍生品种(含股票期权); 已纳入基金业协会登记注册系统,并在上述两个交易所上市的公募基金产品。 不属于以上范围的基金产品不在试点范围之列。 简单说来就是,内地和香港证券市场将要互相引进对方的基金,实现跨境投资。
那么为什么要推行这个政策呢? 首先是为了满足投资者需求。有数据显示,2014年港资累计参与A股市场交易的金额达638亿美元,而目前内地居民通过海外代客理财及QDII等产品投资港股的比例也达到了5%左右。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推进以及金融开放程度的加深,这一比例还会大幅提高。通过基金方式满足国内外的投资者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其次也是为了完善两国金融体系。毕竟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都是两国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影响。通过基金的方式让两市更好地融合对于各自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那这项政策的推出会不会对未来两地的金融市场带来什么影响呢? 从短期来看可能不会有很大的波澜,但从长期看来却是有很多的影响。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目前A股的估值水平相对于港股来说要低一些,而且沪港通与深港通的开通使得A股中的大盘蓝筹能够进入香港的投资者视野。但以前由于政策限制,这些资金没法直接投资A股,只能通过在香港进行资产组合配置时增加对A股资产的配置比例。而现在基金“互认”的政策推出刚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不需要再另外配置,从而增加了两股市的流动性,有可能引起一定的波动。 但这种影响应该是很有限的,因为在目前的制度安排下,基金“互认”并没有改变彼此市场的“准入门槛”,投资额度上限也不够高。而且仅限于符合条件的老基金之间互相引入,新基金需要等待监管机构核准之后才能启动。因此短期内对两市的影响不会很大。
但从长远来看,如果今后放开额度等限制,或者引入新的机制,比如T+0等等,都可能会对这两市的稳定性带来一定冲击。 但无论怎样,基金“互认”从长远来看肯定是对两地资本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有益的。因为它不仅提高了两地资金的利用率,同时也促进了两地金融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