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应计贷款是不是不良?
从广义上说是的,但是实际上应该分开来看,即要看具体的贷款项目/客户情况来分析 应计贷款(Accounting Loan)是指借款人已逾期但尚未构成坏账的项目贷款或消费贷款。它包含两类贷款,一类是银行对借款合同已经作出违约判决,但经催收尚未来得及申请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确定的应交本息,另一类是银行应收未收的利息。 按照我国现行财务制度规定,银行的应计贷款应该列入“贷款损失准备金”科目,在计算所得税时按规定的税率扣除。 非应计贷款(Non-accounting Loans)指借款合同到期且已形成坏账的项目贷款和消费贷款以及应付利息等。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此类贷款应当冲销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对此部分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按规定加以调整,计入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应计贷款和非应计贷款都包括了借款人逾期未还款而形成的损失,但这两类贷款的确认条件、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都有区别。
1. 两者的界定 从狭义上看,金融资产减值准备金包括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和存货跌价准备金等,这些准备金的提取无论是否计入成本费用,均作为财务费用核算,通过 “计提费用—财务费用”账户进行归集,并以此确认为当期的损益。其中,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核算企业因赊购商品或者接受劳务而发生的应收账款可能发生的坏账,计提的坏账准备金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相反,如果发生多提的情况,则冲回多提的坏账准备金,计入“营业外收入”账户。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金融资产减值准备金最终都要转作当期损益,其实务中也要通过“财务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2. 两者计算的区别
首先,应计贷款的计算基数为合同约定的本金加上利息,而非应计贷款的计算基数仅为利息,因为合同约定的本金已经通过应计贷款的方式予以实现。
其次,应计贷款的计算过程比较简单,只需要根据合同约定计算出每期利息,然后加总即可得到;但是对于非应计贷款来说,由于其包括的项目较多,各项目的计算又分别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其计算相对复杂一些。 例如,对于以摊余成本计算的金融资产而言,其后续计量模式与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相同,因此其计算过程与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的计算类似;而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务权益工具投资而言,其计算过程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金计算相符等等。
3. 税收的差异
前文所述,无论是应计贷款还是非应计贷款,在计税时均要作为当期损益予以体现。然而,二者存在的差异使得此类贷款在实际缴纳税款时的税种却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应计贷款需要缴纳的税款包括印花税、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等;而对于非应计贷款,除了上述费用之外,还需要缴纳所得税。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应计贷款还是非应计贷款,只要符合特定条件,均可以从其对应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中返还,用于弥补企业经营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