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成本怎么入账?
在进行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时,应当按照以下规定确定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1)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购建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费用等不纳入固定资产的成本进行核算,应当计入当期的损益,即计入管理费用。
(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采用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的,在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注意区分建筑工程所在地与企业不在同一县(市)时,应按税法规定,缴纳建筑业营业税,且该项税款应计入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
(3)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4)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费用,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具体而言,企业可以按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作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有关规定确定。
企业可根据其生产工艺过程和成本管理及核算要求,按照投入产出比较确定的方法,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和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未用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修理费、机物料消耗、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劳动保护费、固定资产折旧、修理费、保险费、检验试验费等)可能以系数方式纳入到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中。纳入到产品制造成本中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和管理费用,应当按照成本核算对象所耗用的作业量、机器运转时间、产品生产时间等分配标准,在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设立管理费用分配账户进行核算,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