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上市公司能公开发行股票吗?
先看看什么是股票发行 股票发行,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或特定对象公开发售股份的行为。根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我国目前股票的发行分为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三种,具体见下图表1-1所示: 其中,对于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来说,除公司制企业外还存在有限合伙企业和非公司制企业的自然人独资企业等形态;而有限责任公司则存在国有独资公司和集体所有制两种类型的企业形式,其发行的股份均不得上市交易流通。因此,本文所讨论的非上市公司主要指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中的公司制企业以及股东人数较少的有限责任(个人独资)和企业。
一.关于股权融资 根据公司的法律地位,股份公司属于独立的民事主体,可以依法独立享有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从而也拥有可交易和流转的财产属性——股份。由于股份公司可以依法持有其他公司的股权或者成为其他公司的股东,因而也可以说,股份公司实际上拥有一项重要的金融资产——股权资产,这是股权能够作为一种基础工具进行市场定价的基础所在。那么,既然股份公司拥有这项金融资产,其也就具备了作为市场主体参与金融交易的资格与能力,进而也就有了对股权这种特殊金融资产的融资需求。 按照融资方式的区别,我们可以将融资划分为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两大类。以贷款和债券为代表的债务融资是一种典型的“债权性”融资方式,其主要特点在于借款人需要定期支付固定的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给债权人;而同股同权、不可退股且不享受固定回报的股权融资则可以被视为一种典型的“所有权性”融资方式。债务融资一般具有期限短、成本低而股权融资风险大、成本高等特点,因此不同类型的融资在满足经济效率要求的条件下会呈现出各自的优劣势:如果企业处于发展初期,财务状况较差,则倾向于选择成本较低的债务融资方式;相反,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有充裕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和规模时,则更倾向于采用相对成本较高的股权融资模式。 通常而言,除了因收购兼并而产生的大量新增资本以外,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经营、投资扩产及弥补流动资金不足等方面的需要,而这些需要大致可以分为短期性和长期性的资金需求。从理论上讲,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融资都会存在着相应的缺点和局限性,只有在合理搭配使用的基础上才能使各种不同的融资方式发挥最大的效用,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和竞争力。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于关注银行信贷等传统的间接融资领域,而对新兴的私募股权投资等直接股权融资渠道则缺乏必要的了解。事实上,相对于债务融资,股权融资是更为活跃的市场行为,也是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且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现状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二.关于股权交易市场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主要由银行体系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但除银行的信贷融资之外,包括股票在内的各类权益性资本市场却一直被视为是非银行的金融市场范畴,即所谓的“第二金融市场”。但是,近年来伴随着证券期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学者开始呼吁把股票市场纳入到整个的金融业当中来加以定位和发展,并且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和界定这个市场在整个国家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资本市场实际是一个涵盖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在内的广义资本市场概念。自1986年中国政府同意深圳经济特区建立证券交易所试点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蓬勃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已逐渐形成了以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为主体的股票市场和以各区域性股权托管中心为代表的新兴场外市场为补充的两级交易结构格局。中国还有全国统一的国债市场,以及正在筹建之中的面向机构投资者的股指期货交易场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中小企业板市场。 三.有关IPO和再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