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价增发后股票会涨吗?
先回顾下过往案例,2015年7月9日,上海临港股份披露向不特定对象发行4.48亿股股票申请获批复,当天股价涨停; 之后在7月13日、14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均高于发行价格,触发二次发行上市条件,当日分别新增发行约1.98亿股和6200万股。 在两次增发之间,公司股价呈现上涨趋势。在首次增发的发行结果公告日(即7月17日)前一个交易日收于3.88元/股,而在此次增发上市的7月17日、7月18日两个交易日则收盘于5.00元/股以上。 类似的还有2017年的*ST神城(现已更名为神州长城),该公司原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42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亿元,用于归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后因认购规模远超预期,最终实际发行3.28亿股,募集资金净额为9.36亿元。本次发行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即2017年3月17日。 根据计划,上述资金除3.5亿元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外,其余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受补充流动资金利好支撑,*ST神城出现连涨走势,并于4月28日创下6.01元的阶段高点。 不过上述案例似乎并不能够代表全部情况。统计显示,自2008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不到40例融资溢价发行的情况,涉及个股不足一半。
从市场表现来看,这些发生过溢价率超过一倍的案例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募资额度较小且存在部分超募情况的,如上海临港、神州长城等,虽然发生比例不高,但也呈现出一定规律:如果一次交易中募集金额低于预计金额下限的三分之一且增幅超过一倍的话,通常次日A股会出现上涨行情;若涨幅超出预判范围,那么次日甚至后续几日都大概率继续上涨。 另一类则是定增方案遭遇折戟的案例,说明即便出现明显溢价,但如果市场态度消极,依然难获成功。比如曾经的“明星”资产乐视网2015年发行的定增,因为彼时市场对互联网概念的热烈追捧,最终溢价率高达16.8%,然而因随后二级市场大幅下跌,此次定增最终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