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上海建设成什么中心?
上海未来的目标是:全球科创中心,国际经济金融中心,世界航运枢纽和内陆开放门户! 按照这个目标,现在的上海还有很大差距啊! (1)创新不足,上海的研发水平还赶不上北京、天津和成都这些城市;
(2)金融欠发达,除了银行,保险,信托和证券以外,其他金融机构都很少吧!
(3)交通不便利!没有机场,高铁和地铁也不通外地!跟香港和台北比差远了!
(4)对外地人的排斥严重,身为江苏人,在上海很多公司面试受到排斥!
(5)城市面貌差,老建筑少,新建筑质量差,规划乱!跟香港相比差远了!
不过,近年来上海也在努力改进中... 比如设立了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进了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建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浦东国际机场等现代化设施。 虽然仍然被吐槽为"浦西的南京西路步行街" 但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
上海要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基本形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框架,在建设世界一流的大都市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所谓“四个中心”是指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进一步强化金融、航运、贸易和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功能。
一是建成国际经济中心。上海的工业基础比较好,制造业比较发达,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特别是正在建设的6大产业基地和100多个工业园区,以及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将为制造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承载空间。今后5年,上海将集中力量推进汽车、装备、冶金、石化等高端产品和重点产业的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符合上海产业优势、有竞争力和增长潜力的行业。
二是建成国际金融中心。金融要素市场众多,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市场齐备是上海的独特优势。要依托这种优势,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的功能拓展和集聚辐射,继续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入驻,支持外资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等机构开展各项业务并拓展交易品种,发展总部金融、航运金融和科技金融,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金融资源的辐射和配置能力。
三是建成国际贸易中心。上海外贸总规模较大,外贸方式、布局和结构较优,贸易环境和服务功能良好,具备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基础和条件。今后将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际贸易中心及若干个专业市场,积极发展商品现货交易市场,继续推进商业、外贸、外资领域改革,形成自由便利、透明稳定、服务周到的贸易环境和法律保障。
四是建成国际航运中心。要抓住全球航运布局调整的机遇,完善以深水港等为重点布局的“一体两翼”国际航运枢纽港,发展高附加值的物流产业和专业服务,形成以港口为核心、高度国际化的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培育发展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服务企业和综合性的航运服务集聚区,形成多功能、全方位、高效率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提高在国际航运体系和航运市场的服务与配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