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什么都要钱?
中国的体制就是这样,一切以钱论英雄。 医疗方面:国家负担医疗费,但医疗工作者依然要有收入的(否则就成慈善了); 教育方面:国家负担学费,但是教师要发工资的; 住房方面:国家负责商品房地价,但是建筑方要挣钱的。
其实,现在国家的难处在于,一方面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又要兼顾公平。 在经济总量没有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要做到这两点,唯一的办法就是节流——减少政府开支,特别是减少非公共产品的供给。然而,政府手里能调动资源的手段本来就不多,除了税收和债务,唯一可以让渡资源的方式就只有卖地(地方政府靠这个发了财,却也让房地产成了最大的泡沫)。而财政收入中,税收是大头,占到了70%以上。要想少花钱,就只能加大税收的征收力度。
而很多税收又是有专项用途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所以也就形成了现在的局面:企业纳税,人民纳税,可到最后落实到个人头上的时候,能够享受的公共服务却没有因此增加——因为那些税款早就有人花了。
至于你说的公费医疗和教育的问题,这的确是个难题。公费的实质其实是政府的财政支出,只是通过单位或者学校代为支付了而已。这种财政支出应该纳入政府的预算管理。也就是说,财政不仅要算经济账,还要算道德帐。
举个例子:一个学生读高中,按公立学校标准,每年学费大概200元(不考虑寄宿费),加上学杂费300元,一共500元/年·人。如果实行私立学校,按5000元/年·人的成本计算,那么政府就要多拿出4.5万元的经费。如果这个学生是低保家庭的,还应该再额外支付600元的费用。如果这个家庭有学生的,一般还会再给一定的餐费补贴。
另外,现在很多地方的公立学校都在搞后勤社会化改革,把食堂、饮水机、空调等校内服务行业进行对外承包,这样也能节约不少开支,减轻财政的负担。 而对于医 疗机构来说,目前普遍的做法是,政府资金只用于补助患者的医药花费,而对于医疗机构本身的服务费用,则由机构自筹资金或收取病人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