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洋亏损原因?
1、三次海损,每次都是重大损失。 三次海损分别如下: 本次事故造成的损失如下(单位:万元): 第一次事故发生时,中国远洋的市值是745亿元,第三次事故发生时,缩水到585亿,期间还经历了两次股价异动。 中国远洋作为一家从事国际航运业务的公司,发生三起重大海损,而且都在同一个航次,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2011年8月30日,中国远洋公告对“新奥林”轮进行减值测试后,确认其价值为0元,拟全额计提减值准备6998.38万元。 这艘船是在2011年2月份购买,买进价7998万元。 在事故发生前,这艘船已经多次出现故障,被拖往南通修理。在事故中,该货船的一个螺旋桨损坏,随后又连续发生两次事故,致使一个船舱进水,货物受损。 为避免船只沉没,公司一边抢修一边等待时机,最终花费百万将船拖至厦门港维修。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此次事故导致公司直接财产损失超过1亿元,但是根据合同,相关索赔事项尚需经法院裁决,且索赔金额存在不确定性。由于事故发生在公海,依据有关法律规定,中国远洋能否成功索赔,也存在一定法律风险。 事故发生后,有媒体报道称,中国远洋欲通过保险理赔方式解决赔偿问题。对此,中国远洋相关人士表示并不知情。 对于巨额损失,该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张燕玲向媒体回应称,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目前暂不清楚损失金额,待评估报告出来后方能确定。 张燕玲同时称,事故发生后,公司积极施救,减少损失;事故是由于恶劣气候和海上风浪等客观原因造成,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公司在应急反应等方面不存在缺陷。
2011年11月1日,中国远洋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判决书》,判决主文如下: 被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中国远洋运输有限公司保险金8809万元。
2、经营业绩大幅下滑,现金流持续恶化 根据年报显示,2011年中国远洋实现营收1640.39亿元,同比下滑38.85%;利润总额-114.97亿元,同比下滑388.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4亿元,同比下降384.24%。
2012年一季度继续大幅下滑,营业收入370.25亿元,同比下降47.22%,营业成本429.98亿元,同比增长5.9%,毛利率下降至-22.99%,净利润亏损61.78亿元。
从现金流来看,更是糟糕至极。2011年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7.8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9.4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9.9亿元。
到2012年一季度,这一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2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亿元,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9亿元。
2015年是中国航运史上出现巨亏最多的一年,仅中远、中海、中外运长航、中谷物流、中煤远大、招商轮船及中航三星等主要航运央企就亏损250多亿元,与2014年航运央企整体大盈利相比反差强烈。
事实上,2015年的中国航运之巨亏已经超越韩国等航运大国,成为全球航运亏损的重灾区。而航运央企的巨亏也成为中国航运亏损的主角,在航运央企出现“亏损潮”的同时,中国民营航运企业也是哀鸿一片。
在这些亏损的航运央企中,亏损较多的是中远集运和中海集运,两家中远洋的子公司亏损超过130亿元,而中国远洋本身也有超过90亿元的非经常性损失,其最终利润表中的亏损是100多亿元,即其子公司中远集运和母公司本部总亏损近200亿元。那么中远为甚么会如此巨亏呢?
2015年中国远洋在财务上大幅度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和商誉减值是出现天价亏损的主要原因。
中远集运方面,由于2015年中远集运整合CSCL、香港货柜两家集装箱航运公司的商誉减值损失以及由于集装箱航运市场持续恶化对自有船舶和租赁船舶大幅计提固定资产减值,2015年中远集运实际大额亏损超过135亿元,这也是导致中国远洋巨亏的主要原因。
中国远洋本部方面,其2015年亏10.16亿,但是其非经常性项下的经营损失接近97亿元,这一巨额损失的主要来源是船舶资产减值。中国远洋本部有干散货船99艘约1260万载重吨,油船20艘约220万载重吨,船队规模仅次于招商轮船而位居全国第二位。此外,中国远洋旗下的远洋杂货船队和特种船船队规模也是全国第一,即中国远洋是除了中远集运之外中国最大的船东。但是,2015年,因为中国远洋本部的运力规模大,其固定资产大额计提减值是其本部出现大额非经常性经营损失(经常性项目盈利约87亿元)的主要原因。
中外运航运方面,2015年亏44.7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7.3亿元。中外运航运是招商局集团和中外运长航集团合资的船公司,中外运长航和招商局集团各持股50%,其船舶包括在中外运航运上市公司的船舶和在香港注册的4艘苏伊士型油船。中外运航运的亏44.79亿港元中,有23.84亿港元是商誉减值损失及固定资产减值造成的。
中海集运方面,由于在2015年整合FDL产生的商誉减值损失和船舶资产减值是亏损超过145亿元的主要原因,但是与中远集运不同的是,中海集运在航运主业严重亏损的同时,其财务公司的投资收益和其他金融投资收益超过40亿元。中海科技的股权投资收益达到了1.30亿元,这为其2015年业绩减亏做出一些贡献,但是其最终的实际大额亏损超过100亿元。中海发展方面,2015年亏28.60亿元,同比增亏16.08%。中海发展的亏28.60亿元中,有固定费用及资产减值损失近14亿元。
中海科技2015年实现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20%。招商轮船方面,2015年亏5.71亿元,但是扣除非经常性后,其盈利2.45亿元。招商轮船的资产状况良好,特别是其LNG船回报高,其海工装备等新业务也成为招商轮船的盈利增长点。
由于2016年航运市场将比2015年进一步恶化,以及航运央企将对2015年仍未处置的船舶和海工资产进一步提减值,2016年中国航运依然将是全球航运的亏损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