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材上涨原因?
今年钢铁行业利润大增,主要源于宏观面上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提升。 首先,疫情带来的供应端缺失。2020年国内虽然复工复产较快,但国外大部分国家仍处于封城状态,原材料供给不足。
其次,全球央行大放水,资金助推商品价格上涨。尤其进入6月份后,南方持续降雨影响成材生产,北方高温限电,市场对于后期供应的担忧提升,价格不断上涨。目前废钢价格早已突破3000元/吨,创出历史新高,钢厂成本水涨船高。
上半年建筑房地产平稳运行,基建投资同比增长7.1%;汽车行业回暖,产销降幅收窄至个位数;机械行业复苏,下游需求增加,也一定程度带动钢铁消费提升。 但我们要看到,目前国内产能依旧处于历史高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粗钢产量14.5亿吨,比上年减少596万吨,同比下降0.4%。日均产量278.7万吨,比上年减少3.5万吨,下降0.1%。
同时,我国出口钢材数量也在大幅增长。海关总署最新数据,上半年中国累计出口钢材2877.9万吨,同比增长44.9%。尤其是5、6两个月,月均出口量创下历史新高。进口铁矿石4.1亿吨,同比增长12.4%。
进出口贸易的双增长,一方面说明全球经济逐渐恢复,国际贸易活跃度提升;另一方面也是表明目前钢材市场供不应求,进口矿石和废钢等原料紧缺,从而推升钢材价格持续上涨。 目前来看,市场对于钢铁行业的供需格局仍然乐观,后期价格可能将继续维持偏强走势,但需要注意在价格连续拉涨后,市场情绪可能会有所转变,注意回调风险。
第一、从行业来看,最近一段时间钢铁行业在去产能这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国家钢铁产量很大,需求也有一定的下降,所以钢铁行业一直以来都产能过剩。最近政府加大了钢铁行业去产能的力度,所以我们看到2016年我们国家钢铁行业淘汰了4500万吨以上落后产能,所以整个钢铁行业的产能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另外钢铁的产量也是在下降,所以钢铁的供给在最近一段时间也是有所收缩的,所以价格是有所回升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钢铁价格它这个回升的程度还是相对比较温和的,并没有出现大幅攀升的情况,所以去产能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二、我们要看到钢铁价格实际上去年10月份之后它是有所回升的,这是从行业层面来看。
如果说从短期来看,春节之后钢铁的价格继续回升,这个主要还是受春节这个假日因素的影响。大家春节之后对于价格有一些上涨的预期,所以这也是促进了钢铁价格的上涨,这种假日因素我们认为还是暂时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还是主要由供需关系来决定。
从CPI和PPI之间的关系来看,二者既有相关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我们知道CPI主要反映消费品价格,也包括一部分的服务品价格。PPI主要是反映工业品出厂价格,包括了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中可能和CPI有重叠的部分。生产资料的部分和CPI相关性就不太大,所以我们要看到PPI向CPI之间的传导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们也应该看到PPI向CPI的传导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这种渠道还是不畅通的,PPI这种上游的行业的价格上升还很难传导到中下游的行业,所以我们认为随着上游的企业的逐渐获得利润之后,中下游企业也会逐渐增加它的投资,扩大再生产,这样会促进我们的就业和收入,也会促进相关行业的价格有所上升,所以PPI和CPI这两个之间还是有很多需要传导的渠道和环节的。我们认为CPI总体价格水平还是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全年价格还是呈现一个温和、稳定的这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