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磷肥出口吗?
我国是磷矿石和磷酸盐类资源丰富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截止到2018年底,国内已探明的磷矿石储量(折纯P2O5)达67.34亿吨,位列世界第一;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硫酸生产国、进口国和出口国之一,以及最大的磷酸盐类出口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其中不乏磷肥等化肥领域的合作。
作为世界最大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化肥产业对确保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的13177万吨,比上年增长0.5% 。其中,玉米产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6182万吨,同比增长1.7%。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近年来我国化肥利用率总体只有30%左右,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如何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实现科学施肥,是我国农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粮食连年增产的背后,是化肥投入的增加,以2009年到2019年间粮食产量的增加为例,有54.8%的粮食增产来自于化肥投入的增加。根据全球氮肥、磷肥贸易量统计,近十多年我国一直大量出口氮磷化肥,特别是磷肥,年均出口量约1500万吨,占全球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目前,我国主要磷肥企业包括中国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CPTG)、贵州开磷集团、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云天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丹磷复肥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的年磷肥产能超过50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能的70%,是全球三大磷肥生产商之一,产品远销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的磷酸盐资源极为丰富,磷矿石储量和品位均列世界前茅,且分布较广。目前我国已有33个省、市、自治区约500多个县、市发现磷块岩矿藏,查明储量的矿产地300多处,总储量104.46亿吨(折P2O5 为326.5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2%,位居全球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我国磷矿广泛分布于17个省、区,矿床及矿点800余个,储量较为集中的有湖北、云南、贵州、湖南、广西、江苏、四川七省(区),占全国的95%以上。其中以长江中下游南岸(包括湖北、湖南、贵州、广西4省、区)磷矿化带的磷矿床最为集中,储量占全国80%以上。磷矿属沉积型磷块岩矿床,赋存稳定,矿层多,规模大,易露天开采,为世界罕见。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磷化工无论是生产技术、生产规模还是产品的多样化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特别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各种复合肥以及高浓度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和高浓度磷酸一铵等使我国磷复肥生产从“一肥独大”的局面得到彻底改变,形成了多元发展的格局。
在出口产品中,磷酸氢钙和过磷酸钙等低浓度磷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等高浓度磷复肥占比很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磷肥出口国。然而,随着磷矿石等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国内磷肥需求的不断扩大,2006年下半年起国内磷肥企业不得不把更多生产的磷肥转移到国内市场,致使对国外市场的供应量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