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应对关税命令?

田秀秀田秀秀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要么降低产品价格,要么增加产品成本 (不讨论这种可能性的具体内容,只探讨其可行性) 降低产品价格——在汇率稳定的情况下(人民币不贬值),意味着出口产品降价,以量取胜;或者进口商品,国内企业低价采购原料再加工成成品,这样既增加了就业又增加了税收,还能抑制海外进口,何乐不为。

不过这种做法会带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国际信誉的丧失,以后说不定哪个国家不高兴就可以制裁你一下,让你损失惨重。所以这种方法是下下策。

增加产品成本——如果加征关税能够引起海外消费者的抵制,那么企业通过提高出厂价的方式增加商品的成本是可行的,但这种方式会造成两个后果,一是交易成本的提高,二是交易量的下降,两者相乘最终会阻碍商品出海。但如果企业能在提升价格的基础上保证交易量不变甚至增加,那就意味着另一项成本的上升,即物流费用的上涨,这就涉及到海运领域。

2、加大海运费涨幅 海运费用目前在整个物流费用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并且随着货物数量的增多而水涨船高,如果加征关税导致外贸进出口量出现波动,势必会引起海运领域的动荡,目前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海运企业已经有所反应,海运费用已经比前期有了一定的增幅。

3、调整外贸结构,减少中美贸易顺差 中美贸易战虽然是以海关加征关税形式表现出来,但其实质是美国试图扭转过去十几年中国出口制造业对美国造成的损害,从这次加征关税清单看,主要涉及原材料、半成品等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中间品,今后如果关税升级,恐怕这些产品首当其冲受打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制造应该反思和改变目前这一外贸结构性问题。但这需要时间,同时不排除有些企业通过转口贸易或者其他方式规避海关监管。

4、技术突围 其实很多行业都可以利用新技术来解决当前受到冲击的问题,比如跨境电商,如果利用VR/AR技术搭建沉浸式购物体验,减少海外消费者购买风险,同时配合电子面单、智能仓储系统、供应链系统,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跨境电子商务就能突破当前受限的困境,另外还能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这也是未来跨境电商发展方向之一。当然还有其他新技术的运用,只要能做到弯道超车,任何新兴事物都值得去发掘。

羿欣欣羿欣欣优质答主

特朗普政府14日不顾中方劝阻,一意孤行地宣布了其对中国商品征收大规模关税的详细计划。同日,中国商务部宣布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并公布了该清单下的全部545项商品,涉及美对华90亿美元的出口。中美的贸易战,终于进入了双方全面火力交换的实战阶段。

从美方公布的征税计划看,其35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清单包含大约1300个独特关税项目,基本属于中国高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产品,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附加值部分面临严重冲击。目前该清单尚未生效,生效日期将由世界贸易组织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确定。根据美方程序,自15日至18日,美国将就这份拟议清单举行公开听证会,在听证会结束后的15日内,有关各方还可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交书面材料。

中国商务部的回应与5月时的声明相比,措辞和方式有显著变化。首先5月份中国商务部只是表示将对美国部分水果及水产品采取同等力度的关税反制,但具体品类并未公开,5月美方公布的是贸易战中“战线最长”的3000亿美元清单,中方当时留有余地,此次则没有再“嘴软”。第二,与之前商务部声明的“加征关税”不同,这次中国是“拟加征关税”,即表明中国有加征关税的自由裁量权,不一定是全额加征,亦可以减额加征,这表明中国政府仍致力于通过贸易谈判解决问题,而非以牙还牙的对等冲突。第三、此次中国“拟加征关税”的美国商品,从5月的“部分水果及水产品”变成了“部分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商品”,扩大了加征范围,农产品涉及大豆、玉米、棉花等多种农产品,是美国最重要的对华出口产品,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超过1400亿美元的商品,其中农产品超过200亿美元。而针对汽车加征关税,则直接打击了特朗普政府选民的基本盘。

当然,作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货物贸易第一,服务贸易第二),中国对美的贸易反制手段还很多,比如扩大从巴西、澳大利亚两国进口铁矿石,减少自美国大量进口等手段,亦可以打击美国出口。但如果两国全面爆发贸易战,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因此,中方在14日的声明中仍然呼吁双方勿让贸易战再继续升级。

对中国而言,与美国贸易冲突虽然会增加经济损失,但在短期内仍有较大的承受力,毕竟中国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外汇管控也趋于严格。但在中长期而言,贸易冲突对中国经济结构和国际定位都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国的政策重点,应当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继续鼓励外资进入,继续推动自贸区的改革,保持对内、对外的“双轮驱动”。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尤其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受到美国高度警惕并采取具体对抗措施时,中国必须向世界展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强烈信息,从而获得全球舆论与多数国家的支持,化解美国挑起的贸易危机。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所表示的,对中国这样一个正处在转型升级中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对外开放的大门开得越大,遇到的一些所谓“摩擦”、“阻力”也难免会有所增加。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会坚定不移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因为中国的开放不是应对一时之需的权宜之计,也不是急于求成的夸口空谈,而是着眼于推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二,中国应当加强对美贸易壁垒的研究,进一步向WTO寻求法律支持,扩大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对美起诉,并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美中间双边贸易诉讼做好准备。此次美方公布的350亿美元中国商品清单,几乎都是由中国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的产品。比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声称,拟征收25%关税的1062类产品中,涉及机器人、航空航天,ICT、医药、海港机械以及其他工业设备、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120种机械产品、110种ICT设备等。美方在清单中对受关税限制的中国商品的说明,应当成为日后中国起诉美方违反WTO协议事实的部分依据。美国此次对中国加征关税的产品,大多数都在对美贸易中占据显著市场分额,且具备“不可替代”性。比如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受关税限制之后,美国很可能在短期内无法从其他国家和地区完成大额采购,中国完全可以从道义与事实的双重标准出发,向WTO起诉美国违反协议等。

其三,中国政府需要通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