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做了什么让步?
先说一点,让渡市场份额给外资不算什么“重大损失”,甚至谈不上“损失”;相反,国内很多产业,特别是一些制造业,实际上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通过加入WTO迫使自己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才是正道。 作为全球进出口贸易最大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一直保持着顺差地位(2013年有逆差,主要是由于美国海外采购的物资和服务增加)。据统计,1980~2015年间,我国的出口增长率年均达到11.4%,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进口增长率也只有6.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个百分点。
从加入WTO前一年的统计数据看,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占GDP比重高达7.2%,当时我国GDP仅为美国的1/5左右,因此这个数值已经是全球最高了! 如果剔除掉国际贸易中的不公平因素,比如某些大国常以贸易逆差为由打击他国企业,或者要求他国提供超国民待遇给予本国企业等等,单纯从贸易角度看,我国加入WTO可以说是受益良多。
因为我国既是出口大国也是进口大国,这意味着在WTO下,无论是非歧视原则还是最惠国待遇原则,都能得到体现;另外,根据贸易平衡原则,一个行业在国内市场出现逆差,意味着其在国外市场可能具有比较优势,可以获取更多的贸易收益——当然,这种收益是要与其他成员国共享的。 需要说明的是,加入WTO后,我们并没有完全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运作,比如在金融、电信等领域仍对外资保持一定限制。
另一方面,正如前面所说,我国很多产业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附加值低,通过加入WTO提高国内产业国际化水平无疑是必需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学习国外的核心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迫使相关产业优化要素组合、增强竞争力。 举例来说,经过多年谈判,我国汽车产业终于获得了加入WTO的承诺,从此可以享受零部件和整车进出口的自由。
对此,当时国内许多业者都是欢欣鼓舞,因为他们认为这一协议将大大有利于国产汽车的发展,因为国外品牌要进入中国市场势必降低成本加大研发力度,而国内车企则可以借助这一机遇扩大出口。 后来事实的确如此,如比亚迪凭借低廉的成本和出色的营销战略,快速打入国际电池回收再利用及汽车外贸市场,而传统汽车领域,奇瑞、吉利等也可以通过出口海外市场的途径实现销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