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失去中国?

虞顺才虞顺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因为中美两国在相互需要的程度上,中国比美国更需要美国,所以是美国离不开中国;而非中国离不开美国——这主要是指政治层面而不是经济层面!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我们来看两篇文。

第一篇是1978年《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任美国国家情报总监的威廉·凯西(曾担任美国驻苏联大使)时所作的长一点的解答。 提问:目前的中国比一九四九年更加穷乱,为什么?

回答:我读过一些有关中国的书籍和报道,我的基本想法是,除非发生严重内乱或外交危机,中国政府不会放弃对领土的主权要求,也不大可能允许外国军队进驻中国领土。任何涉及中国安全的军事行动,都必须考虑到上述因素。从这一意义上说,苏联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比越南更接近中国,是一个更大的威胁。

中国的核武器及导弹事业正在迅速发展,并有可能将战略武器部署到离首都更近的地方。这些发展使中国有能力打击任何侵略者,不管其位于何处。如果苏联发动对中国的攻击,中国将会进行反击,而且更有可能以核反击作为最后手段。 尽管中国贫弱,但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陆军和第二艘航母,还有为数众多的民兵组织——所有这一切都表明,试图用武力改变中国政权的企图都将遭到残酷抗击。

我想问一下你的观点,是否认为中国会在未来某个时候崩溃,然后美国开始收拾残局?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认为中国将越来越富有、强大和自信。一个繁荣强大的中国是对抗亚洲及世界动荡与混乱的基石。

另一个角度的解读,详见1942年的《大公报》: 美国有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中国也有研究美国问题的学者。双方都在尽力了解对方的发展趋势。但双方的研究结果却往往大相径庭。在美国中国问题专家中盛行着一种看法:中国将逐步发展成一个大而强的国家。而在国内许多研究和译介美国问题的学者中间则流行着另外一种看法:美国将通过各种方式控制中国的经济发展,进而逐步将中国演变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从而复生“汉唐雄风”。这两个似乎自相矛盾的看法其实都有着充分的事实依据。

沙之星沙之星优质答主

美国政府在1949年到1951年间失去了在中国的外交机会,因为他们没有能够超越“内部的政治冲突”,没有能够理解中国的“革命文化”,也没有能够把中国“看成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总是认为中国是在莫斯科指挥下才发展的,因此美国政府对于与中国建交的机会“视而不见”。基辛格说,他通过研究发现,“事情本身常常被当作外交政策的副产品”。但是,基辛格相信,如果美国政府能够“从美国人民中汲取智慧”,并且“从美国人民中寻找勇气”,那么失去中国的情况是“不会再次出现的”。

他写道,美国人民对于与中国建交问题的态度,比政府的“好得多”。基辛格在书中写道,“直到1954年,全国性的民意测验显示,60%的美国公民仍然认为,与红色中国建交,利大于弊。”1960年,约翰·肯尼迪在《外交季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与中国重新接触的主张。肯尼迪写道,美国没有与中国建交,“不是因为美国担心中国会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的原因,而是因为“害怕美国人民受到共产主义政治思想的威胁”。

基辛格写道,尼克松赢得总统大选,是“美国保守派决定,应该把中国问题作为一个现实的政治问题,而不是一个神学争论问题来处理的结果”。基辛格写道,他和尼克松就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所进行的外交努力,“没有受到来自民间的阻挠”。尼克松在美国人民中比较有威信的原因之一是,他“作为一个保守派人士”曾经“对共产主义进行了长期的无情的反对”。如果一个“自由的思想家”进行这种外交努力,“不会受到如此真诚的支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