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哪年进入中国?

柴念宜柴念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股票”这个名字,在中国是有特定含义的。这个概念仅限于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证券。而历史上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股票,诞生于明朝中叶,由当时著名的企业——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镇)上海县城北郊的胡开文墨店发行。 这是中国历史档案中首度出现“股票”二字的记载。但当时的股票还只有纸面的意义,并不是现代意义的股票,而是类似于现在的债券,是公司向投资者发的债券凭证,上面写明每年按一定比例分红。

到了清朝中后期,出现了另一种形态的股票,这就是“期权型股票”。这种股票是公司对投资者的承诺,只要交纳一定的费用即可,享有未来买入的权利;而不像以前的股票,是必须先购买才能享有的权利。这种新的形式很受欢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后世股票的主要形态。 晚清时期,在上海等地出现了私人开设的洋股馆,经营外币与外国股票等业务。19世纪初,上海开始发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用于集资开办企业。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先后经历了几次改革,分别是:1984年的“老三板”、1990年的“深交所”、1992年的“两网重组”、1995年的“STAQ系统和联合产权交易所”、1997年的“法人股交易”和2006年的“全流通”。 在这些变革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2006年的“全流通”,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21世纪初,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A股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名单发生了较大变化,反映了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勾子妍勾子妍优质答主

股票其实是很古老的,欧洲一些国家如英国、荷兰在17世纪就有股票,美国在18世纪后半叶独立战争结束后就开始有股票,但股票刚进入中国时,中国还处在封建社会。1865年美国人创办的旗昌轮船公司在上海发行了我国土地上的第一张股票。

1872年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发行了我国民族资本发行的第一张股票,此后,随着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股票市场在我国沿海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等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总的来讲,发展水平还较低,规模较小,1949年前,我国大陆地区一直没有建立起正规的证券交易所,仅在香港和上海法租界内有过证券交易市场。

解放后,我国大陆地区对股票这种“纸老虎”向来是深恶痛绝,“文化大革命”中把股票称为“资本主义四大 pillar(四大支柱)之一”。“文化大革命”后,我国股票市场经历了从恢复到整顿到规范发展的过程。1981年上海飞乐电声总厂进行改革时,发行了5000股带有股权性质的有价证券,在北京、武汉、广州等一些城市也先后搞过类似性质的内部股权有价证券试点,这些都是为了给某些企业筹措资金,它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股票。

党的十三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重新进人快车道,1988年前后深圳、上海、北京等一些城市开始了以股权式投资公司发行有价证券为标志的发行企业股票的准备工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