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色企业家有谁?

满在科满在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这里说的红色企业家,不是政治上的红色(指信仰共产主义、参加过中国共产党),而是说这些企业家具有崇高的商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强烈。下面提到的企业家们,虽然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创造的财富和精神一直留存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 我在这里列举的12位企业家,他们是: 惠特曼·斯坦·戴维·洛克菲勒(1915-2017),他是洛克菲勒财富家族的继承人之一,他担任董事长的标准石油公司(著名的“欧佩克”组织创始成员之一),曾经因为违反《反托拉斯法》而被起诉,但最后因为美国司法无法证明该公司存在蓄意违法行为而告终。

戴维毕生致力于慈善事业,他在全球各地资助卫生保健和医学研究项目,他建立的基金会也是非营利性质,至今仍在继续运作,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阿曼德·哈默(1916—2019),他是美国的犹太移民,白手起家的典范,成功创业的故事被收录进了许多教科书里。他创办的美国第一制药集团成为美国最大的人用药品生产商之一。他不仅在美国拥有许多知名企业,还是苏联解体后第一家进入俄罗斯市场并投资建厂的外籍企业。他不仅热衷经商,还是一名才华横溢的作家、艺术爱好者和钢琴演奏家。

孙正义,他和他的软件银行集团是世界上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之一。他因投资阿里巴巴而成为全球首富。他通过设立“孙正义基金”,帮助全球各地的青年创业者实现他们的梦想。他提出的“时间机器理论”、“风口论”,不断影响着每一个想创业的年轻人。尽管有人批评他傲慢自大、自负狂妄,但我仍然非常感激他带给我的启发——只有那些疯狂追求梦想并且懂得坚持的人才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张瑞敏,他白手起家,创立了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企业。他大力投资科技,将海尔打造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品牌。他领导的海尔,已经成为中国最有价值、最受尊敬的企业之一。

张瑞敏不仅自己成功创业,还培养了许多年轻的企业家,他的领导力以及海尔的成功都是值得深究和学习的话题。

李经纬,他和王致和一起创办了健力宝集团,后来担任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他是广州足球队的忠实粉丝,经常去看球队的比赛。他还赞助过中华台北网球选手李婷/杉本博姬在1995年赢得广联保险杯。

1998年,他当选为中国奥委会委员;1999年,他被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成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最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之一。

袁宝华,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小时候曾给国民党军队挖过地下通道。他是辽宁鞍山钢铁集团的领导者,使这个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重获生机,并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钢厂之一。他热心于培养新一代的企业家,他的许多学生如今都已成为商界翘楚。

孙大午,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创办的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拥有种鸡厂、种子站、生猪养殖场等40多个分公司,涉及养殖、种植、金融、建筑等多个行业。 他坚持“利他主义”的原则去经营自己的企业,把利润的一部分回馈给社会。

他相信教育改变命运,因此建立了大量助学奖学金来支持当地的教育事业。他生前十分热爱读书,即使每天工作都很忙碌,也会花一段时间阅读,他说:“我每次开车的时候,总是要听磁带,里面都是我喜欢的书——《基督山伯爵》、《水浒传》……每当听到精彩的部分,我就让司机停下车来,让我记住这些精彩的片段。”

鲁冠球,他创办的万向集团公司,是中国首家国外控股上市公司,也是一家国际化的汽车配件制造商。他坚信“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道理,因此把赚到的钱大部分都投入了公益事业中,尤其热衷于教育事业——从创建万向青少年基金到资助家乡路桥区新桥镇中学建成全国首个“马云数字校园”,都体现出他对人才的重视与尊重。

沈国军,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基金,成立沈国军慈善基金会,以促进中国社会文明进步为宗旨,致力于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状况。他长期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认为教育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整个家族的命运。

吴亚军,她出生于重庆一个普通教师家庭,是重庆市唯一入选“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的女性。她是蓝筹地产创始人,首创公寓、商务写字楼、购物中心和酒店四元一体的开发模式,建立了一整套行业标杆。她热爱学习,无论多忙都会坚持每天看半小时的书,她的办公室始终放着一本书——《红楼梦》。

席萍席萍优质答主

张闻天

张闻天本姓端木,双毕是江苏涟水县人。1933年他到中央苏区后,由于当时保密的需要,改名为张闻天。他在革命战争年代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理论家,而且是一名出色的红色经营管理专家。 他在中央苏区先后主编过《红星报》、《斗争》月刊和《红色中华》报,并任发行局局长、中华印刷局局长、国家银行行长、抚河公司经理等职。 抚河公司是中央苏区当时最大的商业公司和采购运输中心,下辖8个分局和50多个采购运输办事处,遍布赣南、闽西和粤北地区。张闻天任经理后,注重抓思想工作、业务培训和内部制度的建设,使公司的经营管理迅速走上正轨。中央红军长征后,公司的业务仍能正常开展。1935年1月,张闻天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后在贵州、云南、四川三省边界地区,领导遵义会议后的红军的长征。

徐特立

徐特立是我国革命教育家。1933年冬,徐特立到中央苏区后,从事文化教育领导工作,曾创办了《革命与儿童》月刊。他先后担任过江西瑞金钨业局党委书记、中央教务委员会委员兼人民委员会教育部长、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校长等职。在瑞金钨业局工作时,他非常注意对本局职工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教育,提出对职工要“爱护、指导、帮助、批评”,实行“有事商量、好事多让”的方法,使这个单位的职工更加增强了革命的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出色地完成了中央政府分配的生产和经营任务。后来,中央把瑞金钨业局职工的优良作风与井冈山的红四军、福建龙岩的红军医院及江西兴国县的模范县相提并论,称之为“瑞金钨矿的艰苦奋斗”。

杨尚昆

杨尚昆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活动家。在革命战争年代,他长期担任党的高级领导工作。1923年至1925年在法国期间,担任过勤工俭学的学生运动领导人兼工人补习学校校长和西欧共产党人的《赤光报》编辑工作。1933至1935年在苏联学习期间,担任过中共在苏联的党组织负责人和国际电讯社中国部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负责山西抗战前线的政治和军事领导。 1938年3月起,他参加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工作,先后协助周恩来、董必武,参与领导大后方的文化、教育、科技部门的统一战线和进步民主运动的工作。抗战胜利后,长期担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主持和协助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了著名的中原突围和淮河、长江、渡江等战役。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钱希均

钱希均曾经担任过瑞金叶坪被服厂厂长兼被服社经理。他为了提高生产和供应水平,亲自去兄弟厂参观和虚心学习他们的经验,并认真研究如何加强经营管理工作的途径和方法,还制订了厂规、厂训进行自我约束。他的经营管理思想一是抓技术骨干,使生产技术得到提高;其次是抓经济核算,规定每台机器每月的生产标准,并进行检查评比、总结经验、纠正偏差,进行劳动竞赛;第三是抓经济责任制和安全保密制度的建立,并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第四是抓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强化后勤服务工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