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收去了哪里?

卓雯同卓雯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贴几张图,最近刚总结过2013-2017年中国财政支出情况,可以看到“三公经费”和“教育医疗”这两块支出的变动情况(图片说明:三公经费=国防费+政法费用+行政开支;教育医疗=教育+科研+卫健) 2016年三公经费比2015年减少了1958.9亿元,下降了18%,创近四年来新低;而2017年的三公经费又增加了439.5亿,增长了16.3%。不过2017年比2016年还是少了1519.4亿元。

总体来看,三公经费是呈下降趋势的。 再来看另一个重点支出项目——教育医疗,2017年比去年又少了792.6亿元,下降了12.9%。2016年和2015年这两个数字要更大一些,分别是减了963.9亿元和减了1595.4亿元。也就是说近几年国家在教育和医疗上的支出一直在减少。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也很好理解。

首先,这几年一直强调的“简政放权”“市场主导”等理念必然导致政府自身相关支出(包括三公经费和教育医疗)的下降;其次,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的收入也在增加,政府也有意识地通过降低药品和高教类等公共产品的价格来减轻人民负担。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财政支出中还有一块很大的资金没有用到人民群众身上——“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16年比2015年只减少了不到500亿元,2017年也比2016年增加了312亿元。 这部分钱的用处可不仅仅是用来保障失业、残疾人群的基本生活,它还覆盖了中国最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低保、五保”,以及农村养老、医疗保险。 这块支出还负责着全国范围内的扶贫济困工作,近年来国家对这一项目的财政投入持续增长。以2017年为例,专项扶贫拨款达到了1269.92亿元,增幅达到23.7%! 在“十三五”时期,这一拨款还将持续增长,到2020年,专项扶贫资金累计要到1500亿元左右。

瞿一一瞿一一优质答主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支撑国家运行的重要支柱。因此,了解中国的税收去了哪里,对于理解税收的用途和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税收用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每年会投资大量的资金来支持交通、电力、教育、医疗、环保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大部分资金就来源于税收。

其次,税收用于各种公共事业的发展。政府会将一部分税收用于支持文化、体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此外,税收还用于社会福利和救济事业。政府会将一部分税收用于支持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福利事业,以及对需要帮助的贫困人员、残疾人等提供救济和帮扶。

最后,税收用于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政府会将一部分税收用于支持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以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可以看出,中国的税收被广泛用于支持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社会福利和救济事业及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等方面。因此,我们都有义务积极地履行纳税义务,为国家和人民的更美好发展尽一份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