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糖为什么有英国?

吉滢洁吉滢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6世纪初期,欧洲开始传入种植甘蔗并提取蔗糖的方法。当时欧洲的蔗糖主要来自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殖民地的种植园,由于原料产地有限,生产成本较高,价格比较贵。而中国的蔗糖则是从汉代就有的传统产业,到明代已经相当成熟。所以蔗糖首先在欧洲成为奢侈品,价格昂贵,只有富庶之家才能经常享用。 中国古代用蔗糖制作各种点心、糖果和调味剂(酱油)。随着贸易路线的改变,欧洲从中国输入的商品中,食盐和香料的比例逐渐提高,而烟草和茶叶则先后传入。于是,西方人有了自己的盐、香料来源地——加勒比海地区,还有了能够替代中国烟草的烟草替代品,而蔗糖的价格也随出口到中国商品的结构变化逐步下降,从昂贵的奢侈品变成了普通的调味品。

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此时英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对糖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本土生产的蔗糖因为成本高,品质差,已经无法满足需要。他们从中国进口的蔗糖不仅种类多样,质量上乘,而且价格适中,因此深受喜爱。 然而好景不长。鸦片战争后,英国从中国获取了更多的进出口特权,使两国间的贸易出现了更大的逆差。为了寻找更多的出口产品,满足本国需求,同时减少贸易顺差,英国发动了很多场侵略战争,东南亚和印度成为它新的原料供应基地;另一方面,巴西在1808年爆发内战,很多种植园被摧毁,英法等欧洲国家把目光转向了非洲,展开了对象牙、胡椒、可可豆等的掠夺,从而进一步挤压了中国纺织品和金属制品在欧洲的市场。为了寻求新的出海口和殖民地,英国把目标锁定在中国周边的国家,通过武力征服打开这些国家的市场,让商品流通无阻碍……

姜土隆姜土隆优质答主

说到白糖,大家都不陌生,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它。然而,你一定想象不到,白糖在中国古代曾是一味名贵的药材,连皇帝见了它都要激动。那么,白糖是什么时候起摇身一变,从药材变为调味品的呢?这还要从清代嘉庆年间的一份奏折说起。

清朝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七月二十八日,直隶总督蒋攸铦给嘉庆皇帝上了一道奏折。在奏折中,他提到了这么一件事:前段时间有个外国商人进京,说是在广州私卖洋糖,广东有些王公大臣就到他那里买了点来品尝,觉得味道还不错,就又购买了1万斤,准备分给朝臣。奏折中还说,这个“洋糖”就是白糖,是外国加工的。

从奏折可以看出,“洋糖”有如此大的魅力,完全是靠它与众不同的“味道”和“颜色”取胜的。那么,外国人是怎么在“味道”和“颜色”上下功夫的呢?

原来,清代之前,中国的白糖都是通过两种方法生产的:一是从原来的白色粗糖中熬制出来。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说,把原来的白砂糖再继续用“再悬法”提纯,其味就变得“甚甘”,也就是十分甘甜:二是从上等的生糖中提纯出来,其甘甜味也是这两种糖无法比拟的。但清政府对这制糖技术严加控制,致使“糖色愈黑,味亦渐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