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有多少住房?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1978年末我国城镇住宅总面积为40亿平方米,2006年末已达到252亿平方米(注:2006年比2005年增加了近100亿平方米);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显示,2002年至2009年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从3.46亿平方米增长到7.57亿平方米,年均增长率约为8.9%。 2010年和2011年我国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5000美元,按照国际上一般认为的住房拥有率70%~75%这一指标来衡量,我们估计2011年底我国的住房拥有率可能接近70%。 以每家每户平均住3人计算,2011年底我国城镇人口约有3.6亿人无住房或仅有住房不足50平方米,比2005年底减少1.36亿人。 从房地产需求角度来看,房价收入比是判断一个城市居民购房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国际惯例,房价收入比低于3倍比较合理,而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在4~6倍之间。近年来,尽管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平均工资都出现了较大幅度上升,但房价收入比仍然居高不下,以北京为例,2011年的房价收入比达到13.6 。如果考虑到家庭的人口数量,这个比例还要高出许多。如此高的房价收入比,显然会影响城镇居民的正常购房需求。
目前,我国的住房建设与城镇化进程还处在高速运行阶段,根据预测,预计到2020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可达到2900万~3000万人,因此未来几年,住房市场仍有较大规模。 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随着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户籍制度的改革和人口的流动,一些城市新居民的住房需求可能得到满足,部分城市存在的大量棚户区和城中村会逐步得到改造,这些都会逐步缓解当前的住房供需矛盾,降低房价上涨的压力。
中国到底有多少住房,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数据,无论对于老百姓,还是房地产管理部门来说,都很有价值。因为只要明确了有多少住房,自然人均住房面积、户均住房面积、住房空置率等问题都能够解决,楼市调控也能够有更充足的数据支撑。
但很遗憾,目前国家并没有住房数据普查和定期调查发布制度,所以住房总量是一个谜团。学术界,机构和媒体也有不少对此进行过探讨和测算,但都没有统一的说法。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经过测算,目前全国城镇的住房保有量在3.32亿套左右。
从年度新增数据可以倒推目前城镇住房保有量的大致情况。2018年起,国家统计局每年都会公布了上一年的全国城镇竣工住宅面积,即当年新增建成的住宅面积。2018-2022年这五年间,除了2022年受疫情影响减少了2400多万平方米,其余基本保持了在13-15亿平方米新增住宅的水平。
而据我们了解,过去近20年里,除了2015年新建城镇住房面积少于10亿平方米以外,其余年份的增量都稳定在10-15亿平方米以内。据此我们可以大致推算2002-2022年我国城镇新建住房面积约为238.9亿平方米,这个数据和国家统计局历年累计值非常接近。
那么,将所有城镇新建住房加总,即是当前我国城镇住房的总存量吗?很遗憾不是,因为从竣工交付到可以入住,中间还存在着一段“交付滞后期”,一般为1-2年左右,也就是说2022年交付的住房还有一部分并未纳入到2022年库存之中,根据相关研究测算大概为5%左右。
因此2022年住房保有量=2002-2022年城镇新建住宅面积总和×(1-5%)。根据国家统计局和相关机构研究,假设所有年度的“交付滞后期”均为5%,2022年城镇住房总量为227.0亿平米,折合成套数为3.32亿套(城镇住房的套均面积为68.4平方米)。